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祈祷和热情
邦 兹

  “圣特蕾莎(St. Teresa)从病榻上起来完成她的工作。她以敏捷的眼神和慈爱的口吻,安排了整个房间的次序。因著她对秩序的热爱,仔细检查了她要被带向死亡的房间。她看到一切都摆放到适当的位置,并且每个人都按著自己的规矩办事,之后她参加了当天的神圣职务。然后她回到床上,把女儿们叫到身边……并且,从她口中颂读出大卫最忏悔的祷告,耶稣的特蕾莎,去迎见她的新郎。”

——亚历山大·怀特

  一、祷告与火热的心

  祈祷,没有热情,在所祈求的事上无法达到目标,因为它空著双手来到神面前,结果同样也是空的。他们从未学会过紧紧抓住十字架的教训。

  祷告,没有热情,是没有把心放在其中;它是一个空的东西,一个不合适装东西的容器。心,魂和生命,必须在所有真正的祷告中找到位置。必须让天堂感受到这种向神呼求的力量。

  保罗是那个拥有热切祈祷心灵之人的显著例子。他的恳求是全神贯注的,始终期望他的愿望能够实现,并且相信神能成就他所求的。

  祈祷必须是炽热的。热切的祷告才有效力及有用的。冷漠的心灵阻碍了祈祷;祈祷不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进行。寒冷的环境冻结了请愿;使恳求的泉源枯乾。祈祷需要火才能使它前行。心灵的温暖创造了一种有利于祈祷的气氛,通过火焰,使祈祷上升到天堂。然而,属灵的火不是小题大做,也不是人的热量及噪音。属灵热量是集中一定会发光并燃烧的东西。

  神需要热情的众僕人。圣灵像火一样,住在我们里面。我们要能够受圣灵和火的浸。火热是心灵的温暖,冷淡的心情是对重要经历厌恶的。如果我们的信仰没有让我们热起来,那是因为我们的心灵已被冻结了。神住在火焰中;圣灵在火中降下。要全神专注于神的旨意,非常认真地去做,以至于我们的整个生命都被火烧著,这是从事有功效祷告的人的合格条件。

  我们的主警告我们不要进行软弱的祷告。“要人常常祷告”,祂宣称:“不可灰心(胆怯、放弃)。”(路十八1)也就是说,我们要拥有足够的热情,来带领我们度过艰难而漫长的恳求祈祷期。火使人警觉、警戒,使我们得胜。我们周围的气氛充满了抵抗力量,无力的祈祷或者跛行,使祈祷无法取得进展。它需要热量、热情和流星般的火焰,才能到达上层的天堂,在那里神与祂的众圣徒们同住在光中。

  二、诗篇作者的热诚

  寻求神时,圣经中许多伟大的人物,都是心灵火热的著名例子。诗篇作者满怀极大热忱地宣告:

  (一)“我时常切慕你的典章及判语,甚至心碎。”(诗一一九20扩大圣经另译)

  他是多么强烈的渴望啊!真心渴慕永生神的道!

  (二)他在另一个地方表现出更大的热情: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诗四十二1-2)

  这是一个生活在恩典状态中人的话,那是在他的灵魂里,曾经深深地被超自然塑造了。

  (三)他在神前祷告的时辰充满了热诚,并在祂手中找到迅速而丰富的报偿。诗篇作者向我们说明了神为王所做的一切,因为他的心转向他的主:

  “他心里所愿的,你已经赐给他;他嘴唇所求的,你未尝不应允。”(诗二十一2)

  (四)因此,在另一个时候,他直接向神表达他的要求:

  “主啊,我的心愿都在你面前,我的叹息不向你隐瞒。”(诗三十八9)

  多么鼓舞人心的思想!我们内心的呻吟,我们隐秘的渴望,我们心灵的渴望,在我们祷告时,都瞒不过主的眼睛。

  三、出于灵魂的渴望

  激励我们在神面前属灵热情的动机,与我们继续恳切祈祷的心灵是完全一样的。虽然热情不是祷告,但它源于一个恳切的心灵,在神看来是宝贵的。祷告中的热情是神通过回答所做之事的先导。当我们在祷告中寻求神的面时,神按照我们心中的愿望赐给我们,与我们所展现的属灵热情成正比。

  热情存在于心灵,而不是大脑,也不是头脑中的智力。因此,热情不是智力的表达。属灵热情远远超越了诗歌的幻想或感性的异象。它不是单纯的偏爱,而是喜欢与不喜欢的对比。热情是情感天性的跳动和姿态。

  或许不是靠我们的能力及意志创造属灵热情,但我们可以祈求神注入它。因此,我们应该培养和珍惜它,防止它灭绝,防止它减少或衰退。个人得救的过程不仅是祷告,向神表达我们的愿望,而是为了获得火热的灵,用一切适当的方法来寻求培育它。祈祷神住在我们里面,并保持火热祷告的灵永远在我们里面,这绝不是过份的。

  热情与神有关,就像祈祷与神有关一样。慾望总是有目的的。如果我们有慾望,我们就会渴望某些东西。塑造我们属灵渴望的热情程度,将决定我们祷告的诚挚程度。在这种关係中,阿多尼拉姆.贾德森说:

  “一个劳苦的灵,就是一个背负重担的渴望的剧痛,是属于祷告的。一种强烈到足以驱除睡眠的热情,这种热情使心灵投入、燃烧,并解除了属地的一切联繫,这一切都属于摔跤和有功效的祈祷。祷告的灵、能力、空气和食物都在这种祈祷的心灵中。”

  祷告必须带著热情、强度和力量。它是一种力量,全力以神为中心,决定放下世俗的利益。那些灵里火热的人,都倾向于实现公义、真理、恩典,以及其它一切崇高而有力的美德,这些美德是神真实、无可置疑儿女们品格的装饰。

  四、信心与信靠

  有一次,神藉著一位勇敢的先知之口,向一位曾经忠实于神的国王宣告,由于成功和物质财富的到来,他失去了信仰,他得到了以下信息:

  “耶和华的眼目遍察全地,要显大能帮助向祂心存诚实的人。你这事行得愚昧,此后你必有争战的事。”(代下十六9)

  在亚撒早年的时候,神就垂听他的祷告,但当灾难来了,他用人的方法将困难、麻烦送走,因为他已经放弃了祷告和单纯的信心。

  在罗马书第十五章30节,“竭力(奋力摔跤)”一词出现在保罗的祷告中。

  在歌罗西书第四章12节说:“以巴弗总是热切(劳苦)地为你祷告。”保罗嘱咐罗马人“与他一同祷告”,也就是说,要帮助他在祷告中“竭力”。这个词的意思是参加一场摔跤比赛,与对手作战。此外,它还意味著要热切地参与努力获得。

  这些关于信仰的实践和奖赏的记载,使我们很容易地看到,几乎在每一个例子中,信心都和信靠融为一体的,可以不过分地说前者被后者吞没了。很难正确区分信心和信靠这两种特质的具体活动。但有一点,信心除了超越冒险之外,还可以减轻信靠的负担。信靠随著信心而来,并说:“你已经尽了你的本分,剩下的就是我的!”

  当我们的主看见一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时,祂就把信心的奇妙力量传递给祂的门徒。他们惊呼:“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乾了!”(太二十一19)祂说:

  “你们若有信心,不疑惑,不但能行无花果树上所行的事,就是对这座山说:『你挪开此地,投在海里!』,也必成就。”(太二十一21)

  当一个基督信徒获得如此宏伟的信心时,他就进入了默示的信靠境界,没有属灵颤慄的领域。他站在最高点上,他已经获得了信心的真正基石,那是坚定不移的,不可改变的,不可被剥夺的对永生神的力量的信靠。

  译自:《祷告的必要性》(The Necessity of Prayer, Edward McKendree Bounds)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