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祷告的教师(一)
邦 兹

  邦兹(1835-1913年)

  生前出版了两本书:《讲道的人与祷告》和《死里复活》。在他逝世后,Homer W. Hodge在邦兹的朋友Claude L Chilton的帮助下,出版了邦兹另外的九本书。

  这些着作的主题是祷告,现在已经成为经典性着作,其中《祈祷出来的能力》一书,被滕近辉牧师翻译成中文,对华人基督徒产生了很好的影响。

  Claude L Chilton抓住了邦兹关于祷告的着作之精髓,他这样说:

  这些书是不枯的井,
涌流出一生的灵水。
它们是隐藏的珍宝,
炼成于黎明前的黑暗,
和正午的高温。
它们在铁砧上,
被神的大能击打,
成了令人诧异的形状。
它们成了活的声音
因此,他虽然死了,
仍旧说话!

  前 言

  “叫他们归于神,又叫他们成为国民,作祭司,归于神,在地上执掌王权。”(启五9-10)

  当人类堕落后,神差遣祂的独生子降世为人,不但成为挽回祭,(罗三25)也成为代祷的祭司,在十架上为世人代求。(赛五十三12)祂复活升天后,坐在神宝座右边为教会代祷。(来七24、25)神寻找敬畏神的人,藉着他们与神同工挽回人类,到神预定的计划中。(弗一3-6)在旧约创世记中,神找到亚伯拉罕,为在所多玛的姪儿罗得祷告,使他从毁灭中得拯救。(创十八16-二十29)在出埃及记,神藉着摩西在埃及的祷告,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埃及法老的辖制,得以出埃及。又在旷野,神藉着摩西造会幕,使神能住在以色列人中间。(出二十八1-8)再拣选利未人作祭司为百姓赎罪及代祷,使百姓能蒙神祝福。所罗门在诗篇一三二篇中印证了神的应许说:“愿你的祭司披上公义,愿你的圣民欢呼。”(9节)“我要使祭司披上救恩,圣民大声欢呼。”(16节)可见神对人类的祝福是透过敬虔的祷告和代求而赐下的。

  自从主耶稣复活升天,坐在天上执掌神的王权,治理神的国度后,(来二9-10,启五9-10)祂就藉圣灵引导许多向祂有忠心的圣徒,进到神的至圣所,从事万国祭司的职份,(彼前二9)使万国在所定的日期完全归向祂。早期,初代十二使徒和一百多位忠心的代祷祭司,在耶路撒冷马可楼上祷告,使得五旬节的圣灵,降在他们身上,开启教会的新纪元。(徒二、三)接着,在安提阿有几位先知和教师,他们事奉主,禁食祷告,神藉他们的祷告,又开展了外邦人的福音。(徒十三1-4)

  往后,教会二千年来神一直藉着少数在至圣所祷告的圣徒开展了全地的福音。泰德.奥尔森所着《活着的殉道者:凯尔特人的世界》一书,记载第二世纪爱尔兰圣徒帕翠克、科伦巴及爱尔兰修道院,如何使爱尔兰全岛归主,又藉他们在欧洲建立修道院,使纯正信仰圣洁生活得以在欧洲大陆重建,并为欧洲教会奠定了灵性复兴的根基。博饶本所着《走天路的教会》,记载教会二千年来,欧洲敬虔的基督教团体,他们脱离了当地所认为正统的教会组织,在大逼迫中过敬虔的生活。这些分别出来过圣洁生活的见证和祈祷,终于成为“落在地里的麦子”,(约十二24)藉着他们使得福音及教会信心的见证得以延续下来。(参《走天路的教会》晨星出版社)

  代祷的祭司

  “你将要受的苦你不用怕,魔鬼要把你们中间几个人下在监里,叫你们被试炼,你们必受患难十日。你务要至死忠心,我就赐给你那生命的冠冕。”(启二10)

  在教会复兴史中,我们所看到的大多记载福音及属灵复兴的历史。这些都是从外面表现来看神在教会中的工作。论到属灵复兴的根基和其中最高层的服事--代祷的服事,就很少传道人和信徒注意。慕安得烈是教会近二百年来公认属灵的教师,他在祷告方面的着作超过其他题目。因为从他的父亲开始,他们就进入至圣所成为代祷的祭司,连慕安得烈在南非服事的果效,都有他父亲代祷的参与及建议。可见在“至圣所”代祷的服事是直接从基督宝座上领受神的旨意,使圣灵的大能,能在地上开展神的国度。(约十六8-11)

  邦兹就是在二十世纪,在美国南北战争苦难中神所兴起“祷告的使徒”和先知,他的着作影响了教会,有百年的果效。

  邦兹生在十八世纪中美国南北战争时代,他在循道宗的监理会中不被重用,他所服事的教会也没有人数的兴旺。没有人料到在他逝世后,竟然在北美洲的千万信徒中,发挥了重大的影响力。事实上在他生前,外界虽然没有大肆渲染,他的布道、祈祷、写作,已经挑旺了无数的灵魂。而在1913年,即他逝世那一年算起,他的着作,特别是涉及祷告的职事的那几本书,已经帮助了数百万人;使他们在基督耶稣里,经历了更深的灵命。

  邦兹最着名的一本着作是《祈祷出来的能力 Power Through Prayer》,原名是《讲道者和祈祷者 Preacher and Prayer》,从1907年面世之后,至今已一百多年,在一个世纪之内,该书已被译成多国文字,且不断再版。毫无疑问地,《祈祷出来的能力》是近百年来排在前几名的属灵经典着作--the greatest book on prayer ever written。

  邦兹其他论及祈祷的着作──《Essentials of Prayer》、《Prayer and Praying Men》、《祷告的目的Purpose In Prayer》、《祷告的必要The Necessity of Prayer》、《祷告的实际Reality of Prayer》、《赢得看不见的战争Winning the Invisible》、《祷告的武器The Weapon of Prayer》,直到1991年,才有多特.瑟特出版他的传记《E. M. Bounds - Man of Prayer》。

  第一章 生平与蒙召

  爱德华.马克肯德瑞.邦兹(Edward McKendree Bounds),1835年8月15日出生于密苏里州东北部。其父在建成密州Shelby郡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郡里土地产权的最初所有人。邦兹就读于一所只有一间教室的学校,迅速学会了阅读和书写。由于他父亲担任郡里的书记员一职,他家便用作地方的刑事法庭。这很可能激发了邦兹学习法律的兴趣。将近十九岁时,他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此后他一直投身于法律事业,直到二十四岁。那年,他感悟并回应了神要他出来传道的呼召。于是,他更加如饥似渴地研读圣经,为约翰.卫斯理的讲章润色,并开始在Monticello城附近的一间小教会讲道。

  这正是密苏里州的民众为奴隶制抑或联邦制的争执而四分五裂的时候。由于邦兹所牧养的教会隶属于因南北分裂而新近成立的美国基督教监理会(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South),因此,北方联军在密苏里州的Brunswick将他逮捕,并以南方联盟同情分子的名义起诉他。他在北方联军设于圣路易斯北面的监狱里(和其他非战斗人员一起),被关了一年零六个月后,转移到Memphis,并在南方与北方俘虏的交换中得以释放。之后不久,他宣誓成为南方联军的牧师,同时服务于密苏里州志愿军步兵团和密苏里州第五步兵团(这两个步兵团在亚特兰大战役后合併)。

  在内战最激烈的一次冲突--富兰克林战役开始前(这是南方联军最后一次大规模攻击),邦兹加入John Bell Hood将军麾下,慰问军旅并为之祈祷。Hood将军在纳什维尔被击败后,邦兹和其他宣誓向联邦效忠的南方战俘一同被释放。他回到富兰克林战役的旧址,在富兰克林那里的监理会牧会。

  邦兹后来被派到阿拉巴马的Selma任牧师,在那里遇见来自乔治亚州的华盛顿的艾玛.伊利沙白。1874年,邦兹转会至圣路易斯。1876年与艾玛结婚。这一结合的结果是两个女儿(Celeste,Corneille),以及一个儿子(Edward)的出世。艾玛于婚后第八年去世。大约两年以后,邦兹娶了艾玛的表妹哈里特.伊利沙白.巴奈特。他们又有了三个儿子(Samuel, Charles, Osborne)和三个女儿(Elizabeth, Mary, Emmie)。而六岁的Edward和刚满一岁的Charles则在一年之内双双夭折。

  在圣路易斯期间,邦兹接受了卫理公会一份地方性杂志的聘请,担任了《St. Louis Advocate》杂志的助理编辑。十九个月以后,他搬到纳什维尔,成为卫理公会正式的双週刊--《Christian Advocate》的副编辑。

  1894年,邦兹结束了他在纳什维尔的工作,举家搬迁到乔治亚州的华盛顿,与岳父巴奈特家住在一起,并在那里度过他一生中最后的十九年。这期间,他投身于代祷和写作,在各教会间巡迴布道,复兴教会。他通常每天早晨四点钟起床,一直祷告到七点,单独与神亲近。

  第二章 南北战争中的经历

  在南北战争这段时间,邦兹看到战争中人性的罪恶面,这种族群的撕裂、家庭的不和、社区的冲突,使许多人思想混乱,宗教信仰为之动摇。在教会里面,争夺世俗的产业,使邦兹不寒而慄。哦!他看到的是一个冷漠的世代,信徒之间失去见证,弟兄姐妹间的关系变得疏离,很肤浅,很虚伪,完全没有爱心。

  1863年,因着南方军队的需要,邦兹再度担任随军牧师,他非常勇敢,为了履行牧师的职责,他巡视医院探访伤兵,在帐篷中主领祷告聚会,带领信徒歌唱、赞美敬拜。他并与士兵同吃、同住、同行军--徒步行军。他从未开小差,从不避开前线。结果,南方的士兵对他肃然起敬。士兵们体会到,邦兹这牧师,热爱士兵,与士兵同进退,对炮火连天的前线他从不畏缩。概括地说,邦兹是南方联盟部队所渴望的领路人,他的讲道和看望,鼓舞了军中士兵的士气。

  邦兹展现了无比的勇气,在战斗中他向士兵流露出关怀和爱心,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反映在美国田纳西州(Tennessee)的富兰克林(Franklin)爆发的那场血腥战役。南方军队完全溃败、阵亡1750人,受伤被俘5500人,邦兹本人也被俘。

  1865年春天,邦兹从家乡密苏里州,重回田纳西州的富兰克林,和他在一起回去的还有许多南军同僚。他们一同将战场上的万人塚,为死去的同僚的遗体加以辨认,为他们各立墓碑。经他们努力,最后辨认出1496名南方军队的身份,也将来自北方各州军人遗体送回所属各州。这件事证明了他对受难同袍的爱心。

  一、属灵启示-永恆的价值

  1863年12月中,南方联军战败投降。1865年春天邦兹回到田纳西州富兰克林战场为阵亡士兵安葬。有许多名单是他牧养教堂的会友。这些死难者的不幸遭遇,一直萦绕在邦兹的脑海里,久久未能驱散;如今那些人留下的生还亲友的灵魂,就是邦兹所最为关心的。从此之后,邦兹热心传福音,竭尽所能抢救灵魂,坚信任何人没有基督的生命,是愚昧的,是没有人生价值的。工作一完成,邦兹再一次更新自己奉献的心愿,经过了富兰克林这场血的洗礼,地上的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没有永恆的价值。

  从1861-1863年,邦兹在艰苦的监狱生活中和军人生涯里,学习到许多珍贵的功课。事实上,这段苦难的日子,正是邦兹灵命迅速长进的时刻。正如一个世纪以前神的僕人亚力山大.麦克伦(Alexander Maclaren)所言:“一个人若是以为自己是一支钢铁的支柱,这个人对神就毫无用处。神所使用的,是折断了的芦苇。” 

  从1865年后,他开始成了凭信心生活的传道人。他在地上所度过的,是寄居的生活;邦兹是一个仅足餬口的寄居者,一个贫苦的传道人,处于赤贫的边缘。在美国这样一个富庶的国家,邦兹却从来没有购置自己的房子,也根本不敢梦想会拥有储蓄、股票、债券这类东西。

  从南北战争这场内战,他体会到地上的财物都是短暂的,都不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一个人若得着了地上的财宝,而失丧了自己的灵魂,可说得不偿失,毫无益处。这个功课对邦兹太珍贵了──这次内战让邦兹体会到,人的生命是何等的短暂和脆弱。

  在参战的几年间,他目睹子弹横飞、血肉飞溅的可怖情景,他看到大厮杀之后的后遗症,包括痢疾、肺炎、食物中毒,以及在外科手术后因卫生环境恶劣而产生的併发症。所有浩劫后的遗迹样样都使邦兹憷目惊心。

  二、教会复兴和祷告的经历

  1866年,邦兹回到富兰克林的教会担任牧师,教会正处于支离破碎的状态。经过了四年的南北战争,教会没有一位牧师愿意承担责任,在教会中间,信徒彼此之间宛如异邦人,各走极端,态度苛刻,因看法不同各持偏见,言行粗野,喜欢吹毛求疵。但是负有使命感的邦兹,只有三十岁,甫一上任,就找到六、七位弟兄,他们深信祈祷的能力,在每星期二跪下来祷告,祈求神复兴祂的教会。邦兹所带领的几个人,持续地祷告,为他们自己的属灵光景,为着教会荒凉的情形,为着这个被撕裂、充满怨恨的城市,恳切地向神祈求。历时一年之久,他们祈求神赐下圣灵的火,复兴神的教会。神果然垂听信徒的祷告,点燃了复兴的火焰,在不知不觉中,在没有外来的布道家的奋兴下,富兰克林有数星期,经历了复兴的火的焚烧。总共有一百五十人,在这次大复兴中清楚重生得救。

  在富兰克林的战役中,他的心灵受到重大的创伤,他将已故战友的名单,装在他的皮袋里,随着他前往阿拉巴马州雪尔马任职,在任何地方,在任何地点,他会为逝去战友留下的亲人祷告。邦兹对人们一直有一颗善良的、温暖的心。

  儘管在富兰克林所经历的那场血腥的战争是那么可怖,邦兹深信神是无所不知、无所不在的。邦兹深信神的权能、深信一切事情的发生,都是在神的手中。

  邦兹更知道,祷告是蒙神垂听的,祷告是有效力的,可以透过祷告,得着圣灵的能力。他经历到,几个人在富兰克林的祷告,带来了富兰克林的复兴。他带着这种透过祷告向神支取能力的信念,走上了前往雪尔马服事的道路。(续)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