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巴斯卡)

  一、天才科学家的经验

  巴氏的一生很短促,他生于1623年,在未满四十岁时(1662年),便因一种当时大夫们不能诊断的病,而与世长别。他的一生,都致力于真理的探讨──探讨真理的全貌,毫不忽视任何一部分。他对于任何学问都有兴趣,但并不热衷于抽象理论的储积,而追寻全部的频繁现实。然后又脚踏实地,根据这现实去做人。巴氏的进程,就是他一生前后相继的经验;我们要了解他思想的深度,也必须认识这些经验。

  他童年时的第一经验,是几何论证的发现。他的姊姊,为我们留下一篇挚情奔放的文章,形容这位天才儿童智力的初萌。

  “弟弟于1623年6月19日生在克勒蒙(Clairmont),我们的父亲名叫史蒂文.巴斯噶(Étienne Pascal),母亲原名安多妮.贝肯(Antoinette Bégon),弟弟一学会说话,就立刻表现了他的不凡的智力。他不但能运用短句会话应对如流,并且提出了许多关于事理的问题,使人惊讶不已。这种振奋人心的开端,给了我们美丽的期望,而他后来的发展,也从未令人失望。因为他的明悟,随着年龄增长,甚至于超出了他的体力。

  1626年,弟弟三岁时,母亲就谢世了,从此父亲孑然一身,加倍辛勤地照顾他的家。弟弟既是独子,又有罕见的天才,当然得到了特别的宠爱。父亲甚至不愿意将他的教育交托给外人,而毅然决定自己开导他。因此,弟弟从未上过学校,也从未有过父亲以外的其他老师。

  自从他的幼年开始,惟有真正的道理,才能满足弟弟的求知慾;每次,当他觉得他人所给的理由不充分时,他必穷究极致,不到水落石出不罢休。而每次当他对于某一事理感到兴趣时,他必不肯放弃,直到能找到一位能给他圆满答覆的人为止。

  一次,餐时,有人偶用刀敲了一下一个陶製的盘子,当时立刻发出了强烈的响声。可是,当他用手覆盘子时,这声音又立刻消失了。弟弟立即追问这现象的理由,并且做了许多关于声音的实验,然后,将自己实验所得,写成一篇推理精确的论文。那时,他只有十一岁。

  他十二岁时,又表现了几何方面的天才。这次的经过非常特别,值得我们详细述说。父亲即是数学专家,当然常与同道在家讨论这门学问。可是,一方面因为他要弟弟研读语文学科,另一方面他知道数学具有满足理智的魔力,所以为了避免使弟弟荒废拉丁文与其他语文功课,父亲就不准弟弟认识数学;他甚至于收藏了所有的数学课本,并且从不在弟弟面前与朋友讲论数学。但是这防备却不能消灭这孩子的好奇,弟弟屡次求父亲教他数学,而父亲每次都严词拒绝,只答应在他学好拉丁文与希腊文后再教他。

  遇到了这种坚决的抵抗,弟弟仍不放弃他的探究。一天他问父亲,数学究竟是什么?父亲笼统地回答说:数学是描製正确圆形,并计算它们间的比率的方法。然后,再次缄口,不准弟弟多问多想。可是,弟弟的理性,不能接受这种限制的囚禁。他得到了‘数学使人製出正确的圆形’这种简单启发后,立刻开始思索,并且利用课馀时间,在他的休憩室中,用炭在方块上画图,设法绘出全圆形,正三角形等等图式。

  他独自找出这种图形的製造法,再算出它们间的比率。可是,因着父亲的森严防备,他连这种图形的名种也不知道。于是,他便别出心裁,自己命名圆形为圆圈,直线为直条等等,然后再自制定律与证论,一直继续研究,而到达了欧几里德几何第一册的第三十二定理。一天,当他正在做这种消遣的时候,父亲恰巧走进了那房间,弟弟因为正在聚精会神,过了好久才发现父亲已在身旁;那时,究竟是谁的惊讶较大:儿子想到父亲的禁令?还是父亲看到儿子的工作?当父亲看到儿子所研究的,已是欧几里德几何书中的第三十二定理时,他真是惊喜交集,疑信参半。

  父亲问他什么事使他想到这定理,他回答说:‘因为先前曾发现某事,某理后。’终于经过父亲的再三盘问,弟弟就说出以前所做过的论证,并且解释,如何利用圆圈与直条等名称,而制定了自己的定理与公理。

  父亲那时完全被弟弟的伟大天才所折服了,他默不作声,急急地离开了弟弟,而去找一位很有学问的挚友─白律先生(Mr. Le Pailleur)─但他到达白府时,因为过于兴奋,竟然全身麻痺不能动。白先生看到父亲的怪样子,又看到他的眼泪,就央求父亲说出这悲痛的来由。父亲告诉他:‘我流的不是痛苦的眼泪,而是欢喜的眼泪;你知道我多么小心,不让我的儿子学几何,因为我要他专心做其他的功课。可是,你看他现在做了什么?’他一边说,一面给白先生看他带来的纸张,使白先生明白弟弟如何‘发现’了数学。

  白先生的惊讶,也不亚于父亲,他就告诉父亲,要继续限制这种天才的发展,而不让弟弟认识数学,是不对的事,他劝父亲立刻取消前时的禁令,而拿出书本给弟弟看。

  父亲也表示同意,就给了他《欧几里德几何原理》这书,让他在閒时翻阅。弟弟自己拿了书去看,从不向人请求解释,同时继续做他的习题,进步得很快,后来竟去参加巴黎学者们为介绍自己的习作,并且评论他人的作品,而在每週举行讲习会。

  无论在评论他人或解释自己方面,弟弟都很成功,因为他常有新的发现。他的思想神速,时常找出他人所觉察不到的错误。因此在这些互相砥砺的集会中,人们也时常向他请教,问他关于从德国或其他国家寄来的定理的事。可是他仍旧只在閒暇时研究数学,因为父亲要他继续攻读拉丁文,但是他既在数学内找到了一向热求的真理,自然快乐无比,全神研究这学问。所以,虽然他花的时间不多,进步却很惊人。在十六岁时就写成了“圆锥论”,显出了他的卓越智能,甚至于有人说,自从亚基米德Archimedes以来,未有见过这种才力。

  当时的学者们都公认这本具有隽永价值,又是十六岁青年所写的书,应该立刻付梓印行,以飨世人,可是弟弟对于名利向来毫无所求,因此,这本书从未见世。”

  贝律夫人所说的“圆锥论”,于1640年由巴氏编印出版。这书以迪撒克(G. Désargues)的研究为基本,但是比迪氏讲得更精深。笛卡尔的友人们承认笛氏对这位胜过自己的早熟奇才,表示妒羡。

  巴氏也研究纯数理,并于1654年发表了他的“算数三角形论”(“Traite du triangle arithmétique”),这个发现,奠定了计算或然率的基础,也表现了作者的先知先见。

  巴氏很早就发挥了具体实践的精神,数学研究使他发明第一个计算机,可以立刻确然无误地算出答桉,他亲自在家监督工人,依照他的精细设计,铸製机件,在距今三百年前,他就预言了我们这电子机械时代。

  “在他十九岁时,发明了计算机,使人们可以不费笔墨,不用珠子,甚至于不须认识算术定律,而能计算出精确的算题。这项工作,被世人认为是自然界的奇事,因为他将一种纯理性的学术,化成机器,而操纵机器的人,却不费思考就能完成一切计算。这机器的製造,花了他很多的精力,虽然他在思虑或设计方面,毫无困难,但是要使製造机器的工人们,瞭解他的示意,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一共用了两年时间,才製成这计算机。”

  二、物理学家的经验

  笛卡尔是一位数学家与专攻知识论的哲学家,巴斯卡却发现了“实物”与“体验”的重要性,因而较笛氏更接近现代学者。加利略与托利拆利(Torricelli)的新理论,也曾激起巴氏的兴趣,而且他立刻探找无可辩驳的实验证明法;当时大多数人仍然高唱“大自然惧怕空际”的旧调,而巴氏深信物质并无此种感情,只会服从物质定律,他终于发明了一种方法,证明以前人们以“空际惧”而解释的现象,实在来自空气的压力,他在巴黎完成了第一次实验后,就转到法国中部,在锥峰Puy de Dôme山顶上,安置实验用具,做成了他的“大实验”,确证气压随着高度──与气层的稀薄──而减少。

  1648年,巴氏出版了“空际问题”的报告,告诉其他学者,他的工作收穫,随后,在1651至1654年间,他又编写了“液体均衡论”Traite de l’équilibre des liqueurs和另一本综合“大实验”论的书:“积量气压论”Traite de la pesanteur de la masse de l’air,巴氏显然倾向令人豁悟现实的整体理论,可是他认为这些概论仍应经过实在经验的考证。从事学术工作的人,应该勤于思索,可是也须有虚心,肯接受眼前的事实。

  巴氏后来,特别着重于探求人心的事实,在另一方面他还保留着研究科学的热心,他的“算术三家形论”Traite du triangle arithmétique,就是在一次短期病癒时写成的,可是无情的病魔,终于在他三十九岁那年,夺走了他的生命。

  三、“君子”的经验

  自幼被几何学迷住的巴氏,一天,终于发觉自己缺乏他人所有的普通知识,在那时的欧洲,有一类型的人代表最高尚的人性修养与理性发展;那种人不是专家或学者,但是拥有广泛学识,与善辩口才,能够谈论文学、艺术、科学、政治、或任何事理,而且讲得娓娓动听,感动人心,这种擅长,来自对于人性心理的深刻瞭解,与摆脱抽象理论,以认出它们对于人生影响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有“人情”味;而达到这种理想的人,被称为“君子”Honnête homme。梅雷爵士Lechevalier de Méré与年轻、别号米登的卢安尼公爵Duc de Roannez,巴氏与他们成为莫逆之交,可是,他发现,在这些善于辞令的人们面前,他的数学与物理学都毫无用处,他承认自己缺少一种“细腻精神”,(解悟并感受人生真理并能掌握现实各种分别原理)就立刻向朋友学习,然后很快地成为一位“君子”了。梅雷爵士曾描述与巴氏出游的变化情形:

  “两三天这样地过去了,他对于自己的情绪有些怀疑,从此不多说话,只是静听或发问,他时常抽出笔记簿记录下自己的感想。可是,在我们抵达目的地之前,他的谈吐、风度,就与以前迥然不同。这实在是一种异常的变化!并且,老实说,他对于自己的气质改变,表示非常愉快,……他说:‘我以前过的是流亡生活,现在将我带回祖国来了。’”

  巴氏不但养成了“细腻精神”,同时,也做了更深的发现;现实的宝藏是人类所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正如祁顿J. Guitton所说:“这个饶有奇趣,多姿多彩,错综繁杂,包罗万象,灵肉皆有的大千世界,不能化成纯粹的理念”;从今开始,巴氏在哲学方面,也和笛卡尔分道扬镳了,他对于现实的“实有”与“神秘”,万分尊敬,不愿从事任何破坏性的“改造工作”,因为他所有的经验,都使他反对笛氏理性主义中的知识内在论。

  四、怀疑者的经验

  米登的丰富人文修养,迷住了巴氏,同时,也引领他去从事一种迴然不同的探讨,米登是一个圣经真理怀疑者,他觉得我们不能确知宇宙起源或人生意义。他对于自己的怀疑论,直认不讳,认为是一种高智慧的表现,巴氏以前热求科学的真理,现在,他的求知慾又受激动,只是所走的方向改变了,多少人士曾经怀疑科学方面的新理论,而巴氏却以实证的方法征服了他们的疑问;可是,关于“人”本身的真理,不是比关于物质世界的真理重要得多吗?巴氏有没有方法取出不能否认的“实证”,使米登脱离他的怀疑论?老实说,一个人抚心反问自己的来源与归向时,他到底能不能找到一种以最深的实理为基础的实证?

  巴氏也与他同代的人一样,同情笛卡尔的严格理性主义,可是,他与米登这种正直的怀疑者们的来往,使他在哲学方面也採取了他在自然科学方面原有的态度;抽象的推论与演绎,如果不能说服最有这种需要的人们,那么,它还有什么用处?

  巴氏曾读过Montaigne的书本,蒙氏的批评精神,曾经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影响。康德Kant虽尚未出世,可是巴氏先他而研究现代思想中的几项问题,在理性批评尚未完成前,他就以严正的态度,处理当时数位最有学问的人的疑难。

  巴氏发现了“自主自决”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如不摆脱所有能使他分心的事物,烦恼、与反理性的观念,他便无法明思豁达,为此,他首先从所有足以矇蔽理智的羁绊中解脱自己,以便认真从事新的探讨,他并且声称他现在“归信”了真理(圣经)。其实,这种精神与他研究科学的方法,完全一样,他所追寻的真理是同一的,只是,他现在的探究,比以前更深远,因为有关人性的根本。

  在这新探讨中,巴氏保持了他原本有的沉着与虚心,仍然向自然界的“事实”请益,首先,他探索人与宇宙之间的神秘关系,在这无限大而又无限小的宇宙之前,人究竟算是什么?然后,他再审问自己,并且苦思人性之谜:人为什么又卑微又伟大?人性深处为什么有这种矛盾的现象?这种难题,不能使他气馁,因为巴氏无论在研究哲学或物理学时,都抱着他特有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去追求真理,可是这次,他也请他的朋友参加他的探究,与他一同做这种为他们的新探讨是必要的灵性方面的准备。

  他在研究宗教学时,也以同样严正的态度正视事实;不过,这里所指的不是零星的事实,而是展开于人类史上的整体现实。

  可惜,巴氏的早殇,使他不能完成已开始的工作。他遗下的琐碎笔记,被后人编印问世,定名为《深思录》。不久,他的《深思录》与奥古斯丁《默想录》,及俄国托尔斯泰《默想录》并列。

  巴氏的目的,是帮助那些怀有疑问,而勇于求真理的人,只要他们持着赤子之心,他就可以同他们一齐,从具体现实的课本中找出真理的教训。

  巴斯卡的属灵经历

  巴氏死后,人们在他衣服夹缝里发现,“一小张叠好的羊皮纸,上面有巴斯卡亲笔写的字迹,里面又夹着另一张纸,也是他亲自写的:第二张是第一张的副本,……一切都证明,毫无疑问地,这张羊皮纸所记下的细心写成的字,是一种纪念性的文字,由巴氏很小心地保存在他身上,使他眼前与心内,永远记着一件事,所以,八年来,他在换衣服时,每次亲自将纸张缝进去又拆出来。”

  人们通常认为,这几句话记载在巴氏1654年11月23日亲历两小时之久的一次出神入化的经验,因此,这张动人的文件,被称为“永忆记”。【1654 年 11 月 23 日,巴斯卡乘马车遇险,两匹马均死于巴黎塞纳河中,而他本人却奇迹般地倖免于难。当天晚上,巴斯卡心潮澎湃,获得天启,写下了祷文:“正直的天父,这世界从不知道你,但我已知道你。愿我再不离开你。”此后,他便迁入罗雅尔修道院,终其馀生,在激烈的斗争与痛苦中追求宇宙与人生的真理。 】

  一、“永远的记忆”

  神恩1654年
  星期一,11月23日,圣克里门,与殉道者,
  与殉教录上其他圣人的瞻礼,
  圣克里苏各恩,殉道者,等等,的前一日,
  从晚上约十时半起到约十二时半。

  (一) 火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
  不是哲人学者的神
  确实,情操,喜悦,平安。
  耶稣基督的天父
  “我的天父与你的天父”
  “你的天父将是我的天父”
  全忘尘世,全忘一切,除了天父以外。
  惟有福音所授的道路能够使人发现祂。

  (二) 人灵的伟大

  “公义的父啊!世界没有认识你,但是我认识了你。”
  喜悦、喜悦、喜悦、喜悦的眼泪
  可是我曾经离开过主
  “他们离弃了我,生命之水的泉涌。”
  我的天父啊,你会离开我吗?
  我希望永远不离开你
  “永生就是认识你,唯一的真天父,和你所派遣来的
  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
  我曾经离开过主,我曾经逃避祂,背弃祂,钉死祂
  希望我永远不再离开祂
  惟有福音所授的道路可以保有祂
  完全的,甘饴的克己牺牲。
  等等,
  完全顺从耶稣基督与我的神,
  在世上的一日努力,换取永远的喜悦,我永远不会忘怀你的话。阿们。”(七三七)

  二、耶稣的事迹

  “耶稣的事迹不容注释,没有比这事更深刻地显出基督信仰特殊无比的徵象:就是以人心能有的最崇高,最大同的情操──牺牲精神与爱德精神──集中于一位真人──神子──身上。

(一)客西马尼园

  “耶稣的事迹──

  耶稣受难时,耶稣受尽人们给祂的苦痛,但是祂在山园中受苦时,却尽嚐了来自祂自己的苦痛。‘祂心内惊惧恐怖’,这种苦刑,不来自人手,而来自全能者的手,也惟有全能者才能忍受。

  耶稣寻求祂的三位最亲爱朋友的安慰,但是他们睡着了,祂祈求他们陪祂一下,他们却漠不关心,甚至于不儆醒片刻,所以耶稣必要单独忍受神的义怒。

  耶稣在世上孑身一人,没有朋友分负祂的苦痛重荷,甚至于没有人知道祂在受苦,惟有上天与祂知道这事。

  耶稣在山园内:不是“怡园”──第一亚当因堕落而牵累世人的地方──而是“苦园”──耶稣自救与救世的地方。

  祂在夜间的恐怖中,尽嗜痛苦,尤其受人离弃的苦。

  我相信除了那次以外,耶稣从未口出怨言,但是那次的怨言,表示祂几乎不能继续忍受祂的无比痛苦,‘我的心灵悲伤到要死’。

  耶稣寻找人们的同情与安慰,这似乎是祂生平唯有一次的做法,但是祂没有得到一丝安慰,因为祂的门徒们睡着了。

  (二)耶稣的苦难

  耶稣的苦难,将继续到世界穷尽,我们不能一直熟睡。

  耶稣在众叛亲离的时候──连祂特选来陪祂的朋友们也睡着了──因他们,而不是自己,所冒的险而忧虑,在他们忘恩负义的时候,祂仍然温言警告他们小心保重,并且告诉他们,精神虽然愿意振作,肉体却非常软弱。

  耶稣看到他们仍在睡觉,毫不意识到他们或是祂所冒的危险,就仁慈地让他们睡下去,而不唤醒他们。

  耶稣因为不确知天父的意旨而且怕死的祈祷,但是,祂知道以后,就勇向前去,奉献自己,‘起来,我们走吧!’

  耶稣祈求人们帮助祂,但是人没有理睬祂。

  耶稣在门徒们熟睡时,为救赎他们而受苦,在义人们熟睡时,祂也救赎了他们中的每一位──在他们生前之“无有”时,与他们生后犯罪时。

  (三)顺服

  祂只有一次以顺从主意的口吻,祈求天父免去祂的苦杯,而有两次说,若是必要的话,祂愿意喝它。
  耶稣忧闷。
  耶稣看到祂的朋友们在睡觉,而敌人们却醒着,就将自己完全交给天父。
  耶稣不理会犹大的敌意,而恭拜祂爱的父的旨意,所以祂称犹大为朋友。
  耶稣勉强离开门徒,去进入苦难,我们也应该为效法祂而离开我们最接近,最亲爱的人。
  耶稣既在痛苦中,在最大苦楚中,我们多多祈祷吧。
  我们恳求天父的仁慈,不要让我们在罪恶中安逸生活,而救我们脱离罪恶。
  天父若是亲自给我们导师的话,我们应该好好地服从他们!我们的必须与人生变故毫无错谬地指出这事。

  三、耶稣呼召

  “安慰你自己吧,若是你没有找到我,你也不会找寻我。”
  “我在受苦时想到了你,我为了你而流汗成血。”
  “你若是想,在某某场合,你要善做某某事,你只是试探我,而不是证明自己,因为在这时刻来到时,我会在你心内做这些事的。”
  “让我的规则指导你,看,马利亚与使徒们任凭我指挥他们,所以我能够这样领他们。”
  “天父喜欢我做的一切。”
  “你要不要我一直付出我人性方面的血,而你却不流泪?”
  “你的归信,感化,是我的事,不要害怕,如同为我一样以全信之心祈求。”
  “我因着圣经之言,教会内的圣神,默启,与我给予神父们的权柄,及我在信友内所做的祈祷,而与你在一起。”
  “大夫们不能治癒你,因为你终于要死,但是我能治癒你,使你的肉体成为不朽。”
  “你要受囚禁与奴役之苦,我现在只是从灵性的奴役中救出了你。”
  “我比某某人更是你的朋友,因为我为你做的事,比他们做的更多,他们不会忍受我所忍受的事,也不会在你不忠贞与粗暴时,为你而死,如我已做过一般,如我仍愿做一般,我也继续在我的特选朋友中,在圣体圣事中这样做。”
  “你若是认识你的罪,你会灰心。”

  四、忏悔的对话

  ──那么,主,我一定会灰心,因为我相信你的话,而承认我的罪恶。
  “不,因为教你的我,能够治癒你,而我对你说的话,就是一种信徵,表示我将治癒你,按着你的忏悔,你会懂得你的罪,而且会听到这句话:‘你的罪赦免了’,所以,为你的隐罪而痛悔吧,为你所知道的隐恶而忏悔。”

  ──主,我给你一切。
  “我对你的爱,远超你对你自己的罪污的爱,我‘如同一位满身污秽的人,爱怜自己的污秽’。”
  “光荣属于我,而不属于你,尘世的蠕虫。”
  “求教于你的告解神师吧──当我的话成为你犯罪,骄矜,或好奇的机缘时。”

  ──我在自己心内,看到了我的骄傲,好奇,与私慾,我与天父,我与义者耶稣之间,没有关系,但是祂为我而成为罪,而你的苦笞,却全打在祂身上,祂比我更可耻,但是,祂非但不远离我,反而以我给祂的帮助为光荣。
  但是祂治癒了自己,而且更会治癒我。
  我必须将我的伤口,加上祂的伤口,将我的人,与祂连合,祂就会在自救时救我,但是我不能再延迟了。
  “你们会如同天父一般知道善恶”,每人在判别善恶时,自立为神,在人生变故中,感到过份快乐或痛苦也是同样。

  我们做小事时,应该如同做大事一般,因为在我们内的耶稣如此伟大,是祂在指导我们的生活,而我们做大事时,应该如同做容易的小事情一样,因为全能者在我们之内。”(七三九)

  五、耶稣的坟墓

  “耶稣死了,但是仍在十字架上,可以见到,祂死后,被放进坟墓。
  耶稣被圣人们埋葬,
  耶稣在墓内没有行神迹,惟有圣人们能够进入祂的圣墓,
  在圣墓内,不是在十字架上,耶稣开始了新生命。
  这是耶稣的苦难与救赎工作的最后一项事迹。
  耶稣在世,并无休憩之地,只有在墓内才休息。惟有在这里,祂的敌人们才停止迫害祂。”(七五二)
  “我觉得耶稣似乎在复活后,只让人摸祂的伤口。‘别摸我了’,我们只应参与祂的痛苦。

  在最后晚餐时,祂以将死之身,献出给人领受,在以马忤斯,祂以复活者的身份,显示给两位门徒,现在,为整个教会,祂以升天后的身体,显示给我们。”(七四二)

  “不要与他人相比,而与我相比,若是你不在与你相比的人身上找到我,你一定与卑鄙的人相比。若是你在他们身上找到我,你可以与我相比,但是你要比谁呢?你自己?还是在你内的我?若是你,就是卑鄙者,若是我,就是以我比我自己,我是在万物中的神。

  我向你说话,我常常教诲你,因为你的灵修导师不能向你说话,而我不愿看你没有导师。
  可能我是为了他的祈求而这样做,因此,他在领导你,虽然你看不到他。
  你若是不已经佔有我,就不会寻找我,
  所以不要忧惑。”(七五一)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