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
赫仁护特的教会生活与祷告 在1722年,辛生铎夫继承了祖业,就买下伯佛尔斯杜夫(Berthelsdorf)庄园,并在当地的路德会中安置了“敬虔”传道人,在那一年他遇见了一位基斯强.大卫,说服了年轻的伯爵关于在摩拉维亚受逼迫的新教徒。这群摩拉维亚人,也被称为“合一弟兄”Unitas Fratrum,是约翰赫斯(John Huss)在波希米亚(Bohemia)的剩余信徒,自1600年代以来,这些圣徒就不断的在天主教君王的手下受逼迫,辛生铎夫提供他的土地作他们的收容所。基斯强.大卫回到波希米亚,把许多人带到辛生铎夫的庄园,形成了赫仁护特(Herrnhut)社区,赫仁护特翻译出来,就是“神的守望”。这社区很快的就增长到三百人左右,但是,由于刚成型的社区中有纷争和紧张,辛生铎夫放弃了他法院的席位,而住在弟兄之中成为领袖,设立社区的法规。 百年祷告聚会和后续的宣教 1727年5月,移居赫仁护特的人采纳了那些章程。同年夏天,辛生铎夫在捷丹的一个图书馆里找到一本摩拉维亚弟兄们的书──锐特规章。经查考发现,早期摩拉维亚教会的规章与赫仁护特最近所采纳的极为相似,由此他看出神的手在安排万事。辛生铎夫回到赫仁护特后,召集了一次特别擘饼聚会,当会众屈膝祷告时,他便在主面前公开承认自己的罪,众人也随着祈祷,这时圣灵就如圣膏油般流淌。以下是几位弟兄记述当日(8月13日)的情形: 基斯强大卫写道:“我们虽分别从天主教、路德会、改革宗、分离派等各宗各派而来,但却能溶合为一,这真是个神迹。” 大卫尼赤曼说:“从那时起,赫仁护特便成了基督活的会幕。”施旁恩伯说:“我们被圣灵同浸在爱里。” 辛生铎夫总结说:“那天(8月13日),圣灵浇灌在会众中;那天乃是『赫仁护特的五旬节』。” 甚至到了晚上,赫仁护特仍显出神帐幕的光景。所有十六到六十岁的男丁,都在指定的时间守夜,不分尊卑,无一例外。辛生铎夫写了一首诗,是给守夜者用以彼此问好的: 白昼将近夜渐逝,晨星之光照我心, 辛生铎夫童年时常向祖母倾心吐意,无所不谈。当他遇到事情,良心不安时,便与祖母一同祷告,这样的交通叫他毕生难忘。他觉得赫仁护特的信徒,彼此的关系也该有同样的情形。因此他按性别、年龄和婚姻状况,把他们分成小组,各人来在一起聚会、受训并一同做工。为此辛生铎夫有如下记述: “每组所分的人数虽不多,但都奉主的名聚集,主也与他们同在。他们的交谈,出自内心,确无保留,有如赤子坦诚相向。他们又在主里彼此交托,互相照顾,诚恳守秘,不断交往,叫各人大得帮助。这样的小组应慎防松懈,一旦滋生懒散之心,各人应感羞愧,并应改过。” “按着他们的性别,每组均有一位弟兄或姊妹受托照顾其余的人。当聚集的时候,他们同读叫人得造就的书刊、唱诗、祷告或彼此交通。……” 辛生铎夫也盼望藉这些小组,帮助弟兄姊妹运用主给他们的恩赐和才能。 “没有一个人不因别人从主领受了恩赐和恩惠而获益。他们各人都以自己所得的叫别人得帮助。” 后来,这些小组组员成了服事主的种子,有些更成为传教士。 各种聚会 赫仁护特教会有各种不同的聚会。辛生铎夫宝贝个人与主交通,同时也看重圣徒的聚会。他信圣经所说的:一个奉献归主的人,不能仅满足于个人的祷告、读经、唱诗和与别人交通,还要运用神所给的恩赐来建造基督的教会。 他们每天最少有三次全体聚会。第一次聚会开始于清晨四时(冬天则开始于五时)。另外两次则分别在早上和晚上八时。他们一同祷告、读经、赞美,也有为儿童、老年人和病人另设聚会。他们每天开始于唱诗,也结束于唱诗。 每逢主日,从早上五时到晚上九时,都能听见他们赞美的声音,直到青年人绕着花园唱诗游行时,一天的赞美才告结束。除此以外,他们还有擘饼聚会,偶而也实行彼此洗脚。 外人风闻他们在赫仁护特的光景,都被吸引前往参加他们的聚会。为此辛生铎夫就把主日下午划分出来,让会众与访客见面,向这些人见证主在他们中间所作的事。许多寻求真理的人,不以别人的报导为满足,却愿照主耶稣所说“你来看”的训诲,亲临赫仁护特参观访问。 唱诗是他们教会生活最主要的活动: “无论是在陆上或海上,甚至遍及摩拉维亚弟兄们所到之处,时时处处都能听他们热情洋溢的歌声乐韵。他们抓住每一个唱诗的机会;收割的农夫有自己的诗歌,守夜者也在当值时唱诗……。倘有外游者归来,或收到在外地传道者的信件,他们常即兴撰写诗歌,以示庆祝。辛生铎夫很欣赏自己在赫仁护特所创办的诗歌班,他们从每次所唱的许多诗歌里选出几节来,自然就成为晚上继续聚会的主题。他们又培养背唱的习惯,因为辛生铎夫认为惟有背唱最能发表个人的经历。” 不断祷告 同时赫仁护特教会还恢复了爱筵,像早期教会所实行的那样。某主日在伯佛尔斯杜夫擘饼聚会后,会众在归途中自动分成七组,到达赫仁护特后,辛生铎夫把厨房里的食物分给各组,使他们能继续交通。从此,他们便经常有爱筵。爱筵时弟兄姊妹不是单为着吃喝,乃是为着重温从主所领受的经历,或更新向主所许的愿。 伯爵特别喜欢和一些与主密切交通的信徒一同聚会,他对他们的情况和心志都非常了解。伯爵的本意是希望他们能在神面前同心、同灵的赞美、感谢和祷告。他们既有同一个意念,主就给他们看见并尝到他的美善,好使其他圣徒也得着鼓励,对主更加热心,更加认真。 此外他们还有一个不间断的祷告聚会。这个聚会开始于1727年8月28日,每天二十四小时接续不断,直到1827年止,为期一百年之久,而英国的普里茅斯弟兄们正是1827年开始聚会的。不间断的祷告聚会是这样开始的,起初,有二十四位弟兄姊妹决意恒久、持续不断地祷告,从第一天午夜到第二天午夜,一个接一个,或日间或晚上,每人每天花一小时与主交通;为基督的教会和会众祈求。以后祷告的人数逐渐增加,代祷的范围也愈来愈广,祷告的内容包括为教会、小组、个人、传教士,也包括地方官员,甚至还为全人类代祷。他们从早到晚在主面前不住的祈求,总不停止。 在赫仁护特没有狭隘的教区观念。他们在“祷告日”或“会众日”聚在一起,聆听从世界各处弟兄姊妹寄来的通讯,其中有本地或外地的巡回布道者和传教士的消息。 他们也有丧事聚会,但会中并没有忧愁悲哀,反而同唱得胜凯歌。他们还有“每日箴言”,最初是由辛生铎夫撰写,从1728年 5月3日开始,每天一段。那天的箴言是: 爱使他离开天庭,爱叫他离弃宝座, 移居外地的摩拉维亚信徒多半是从赫仁护特出去的。他们常常两个两个的,周游欧洲各地,寻找看法相同、渴望主的子民合一的信徒与他们建立友谊。摩拉维亚弟兄们在所到之处设立公开的聚会,各人在会中无拘束,单纯、喜乐的在主里交通。聚会中不准讲怪异的神学,以免造成分裂。 辛生铎夫说:“他们只应唱诗、祷告和交通。凡谈到经历基督以外的事,都是有害的。” 诗 歌 辛生铎夫和他的同工们,对后世作出不少贡献,其中一项就是他们的诗歌和美诗集。 “即使在德国,辛生铎夫在写作诗歌者之中的地位也是至为崇高。从马丁路德以来,德国有很多人创作圣诗,并且收获丰硕。” 辛生铎夫所写的最受传颂的一首诗歌,就是《耶稣的宝血和公义》。 “这首诗最流行的译本(节译本,原本相当长),是卫斯理兄弟所翻的。他们两位曾译过十七、十八世纪很多优美的德文圣诗,由于翻得好,所以使基督的教会非常得益,教会在这方面欠了他们的债。十七、十八世纪德国唱诗之风甚盛,致使杰出的作诗者灵感泉涌,摩拉维亚弟兄们率先感激他们,并没有因为那是当时的风气而稍加轻视。” 摩拉维亚弟兄们的诗歌对卫斯理两兄弟很有启发,尤其查理卫斯理为然,他继而写了很多诗歌。 路易斯提到诗歌在摩拉维亚弟兄中有重要的地位: “诗歌不仅可用于敬拜,更是教导、传道、安慰、警诫、鼓励和教会合一的重要凭藉。” 辛生铎夫曾说:“在我们的短诗里的教训,比在散文中的更多。” 摩拉维亚弟兄们在1733年曾说:“我们主要是用诗歌教导孩童。我们发现诗歌有潜移默化之功,可以把最重要的真理成功地灌输给他们。” 辛生铎夫领头创作诗歌,一生所写的诗歌超过二千首,第一首在十二岁时写成,而最后一首则在他死前四天完成。他也竭力成全别人这方面的恩赐。 “1735年出版的新诗集共有972首,其中有200首以上是辛生铎夫自己的作品。同时,诗集后有附录,特别转录弟兄们的作品。那是第一本附录,以后十五年陆续出版了另外十二本附录。当他发觉哪位弟兄有写诗歌的恩赐时,就煞费苦心的鼓励他创作。其中有一项鼓励的方法,就是把一个主题给几个人,让他们作诗,不久后,再召集他们,把作品互相比较。他们这样交换意见,常有新的启发,因而写出很好的诗歌。” “1753年,一本新的《德文诗集》面世,共有诗歌2368首,其中有几百首是辛生铎夫自己的作品,次年又出版了一千首的附篇。” 摘自:辛生铎夫小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