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呼召的装备-心灵的黑夜~南丁格尔~

张文亮

  病床是最接近人性真实的地方

  很多人都有同情弱者、看顾病人的爱心,但并没有像南丁格尔一样走向护理。南丁格尔对“看顾病人”的体会,比一般人的体会更深刻,她的同情心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线与护理连结在一起,并逐渐的拉向那个少女时代上帝对她的呼召。欧洲回来之后,南丁格尔四处看顾病人的频率更增加。这时她写道:“病床是这世界最接近死亡幽谷的地方,在这里远离世界一切的庸扰与吵杂,疲惫的生命歇下他的双翼,静享谷中幽泉的安息,没有挣扎,没有惧怕,未来不是一座难以征服的高山,只有平静的走下去。陪一个病人走过这一段路,我有一种深刻的喜悦。”

  有一次,南丁格尔照顾病危的老仆人盖莉女士(Mrs. Gale)。南丁格尔记下盖莉女士最后一晚所说的话。南丁格尔写道:“那天晚上,她想这是最后的时刻了,她要我坐在她的床边,她对我说:‘南丁格尔小姐,请你在我走了以后,给这个床换一个新的枕头,让明年睡在这里的人舒服一点。’说完之后陷入昏迷,不久又说:‘南丁格尔小姐,等一下下楼梯时,要慢慢下去喔!’说完,她才断气,她到末了还在顾念别人的需要。”

  南丁格尔接着写道:“我怀疑这世界有哪一个文学家,能够写出这个老仆人死前的光辉?钢硬笔下的钢硬字,岂能轻捕生命彩蝶飞去的掠影呢?夜仍如往昔般的宁静,很多人穿上睡衣,套上睡袜,躺在床上,心中盘算着明日阳光之下,又要操劳什么。有人抱怨,寒夜下的星辰运转,单调又无聊。但在这一刻,大地上有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生死一线间徘徊。冷淡的生活似乎比死亡更冰冷,我慢慢懂得为别人祷告,也许只是几句祝福的话,一点点的盼望,却可能是承接美好未来的摇篮。为别人代祷的夜晚上,都是最可爱的。我相信所有的苦难都是有意义的,可是,多么的奇怪,人到末了才发现,信心是他们最好的朋友。”

  缺乏护理的看护是虐待

  不是所有的病人都是这么幸运,有如此善体人意的南丁格尔看护。在医疗知识的边缘,常是病人被人无知虐待的地方。南丁格尔写道:“有一个病人已经瘫了,周围的人还在给他灌大黄草粉(rhubarb,一种泻药),硬要叫他站起来。有一个女人生病了,还有人愚昧的给她吃砷粉,直到她死。缺乏护理知识的看护,是多么残忍的事。”为了正确的护理看护,总要有人投身进入护理,但是投身的途径在哪里?当时的护士是妓女、罪犯、下级劳工的代名词,南丁格尔前面的道路彷佛仍然隐藏在大海中。

  决心成为护士

  一八四四年,南丁格尔决心要成为一个护士,她写道:“我不作文学的女仆,不作音乐的差役,不作哲学的跟随者,我只愿作上帝的仆人,活着不再为别人的掌声。不再看自己是一个把生命拿来作艺术展现的浪漫主义者,只是为了强迫自己爬上一座较高的舞台,像戏仔般的娱乐大众,却失去内心深处向上帝的呼吁。我知道,从此活着不再是追寻沈缅心中的快乐,而是为一场争战。”不久,她向父母提出要到“沙利斯伯力医院”(Salisbury Hospital)学习看护。

  这个要求立刻引来家庭革命,与周围亲友的责难。以后五年,母亲昼夜的眼泪,是拦阻她前进的洪河;加上父亲深夜在楼上自责的叹气,几乎冲毁她最后一道的坚持防卫。母亲说:“孩子啊,护士是太劳力的事,不是你的力气所能负荷。”父亲说:“不只是力气而已,护士会在医院里被欺侮的,甚至是会被医生、病人强暴的。上帝怎么会叫你去做那种事?上帝难道没有高尚一点的呼召?”有的人骂她:“自私!”有人说她:“神经错乱!”南丁格尔被下令禁足。走上护理,竟然是那么难的一件事!

  心灵的黑夜

  一八四四到一八四七年,是南丁格尔最痛苦的一段时期。痛苦增加一个人生命的深度,生命的深度又决定工作的实质。在南丁格尔身上,护理绝对不只是技术,不只是知识,而是生命极深度的炼净,如同精金的宝贵。南丁格尔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许多的祷告,其中最常出现的一句祷告是:“我的神啊!我的神啊!为什么忘了我?”她又写道:“‘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这句话,深深的震撼我的心,我想圣经最影响我的是‘公义’这个字,我不求上帝这时赐给我喜乐、平安、赦免、荣耀,我只求上帝的公义成为我最深的良知。”“我知道生命不是一场假日球赛,不是一本卖弄知识的书,不是在学校可以学来的知识,不是沈缅在自责里的泪水,而是一场与自怜永不止息的战斗,是一场与仇敌全力以赴的摔跤。前进的每一寸土地都是角力来的。这场心灵的黑夜让我知道,我的所呼、所吸、所祷告、所作息,必深深的饮于上帝的能力之泉。白日必定会来的,黑夜中我仍有盼望。啊!上帝的国度必会来到。喔!是的,主啊,不仅是你的救赎来到,也是你的国度来到……。如果是为人的缘故,去用护理服务人,我必定会失望,应该是为上帝的缘故去服务人。”

  扭曲的工作形象里的不变呼召

  在这场革命里,南丁格尔没有与父母、亲友吵架,或哭泣,或整天摆一张臭脸。她只是安静的等候,“读可能与护理有关的统计学、医学、公卫学的书”。在等候的日子里,为防止失望的毒根潜入心中,滋生苦毒的心思,南丁格尔写道:“这是一个奇怪的世界,要成为一个帮助病人的人,竟要比只考虑赚钱成名的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已将人的抉择僵化。并不是女人不适任护理的工作,而是不适任的女人垄断护理的工作。一个努力工作的护士,会被视为医院里的丑角,或是企图巴结医生的人。这些负面的传言,影响父母与亲友对护理的看法,其实它以藉着改善医院管理而矫正。当众人暗讽护士是变相的妓女,却忽视身为一个真正的护士,将因帮助病人危急时的紧急呼喊,而有一个粗哑的喉咙,将因工作效率,而牺牲原本满头美丽的秀发。从事护理工作竟是我兴奋与凄凉的混合。

  有人劝我,既然已经读了这么多医学、公卫的书,为什么不直接去当医生。医生是医治人的疾病,护士是照顾病人,与人有更多的接触,对人更直接的服务。成为护士是上帝对我的呼召、照顾病人是我天父的事业,这不是我的空想,而是实在的托付,我要更努力的装备自己。”

  护理与人的苦难

  当时成为修女,也可以成为另一种的护理工作者,何况南丁格尔又有上帝的呼召,为什么不直接加入天主教修会,成为修女呢?南丁格尔看得很深入,她写道:“护理如果成为一种宣传宗教的外衣,整个护理的价值会荡然无存。护理如果依附在宗教的架构下,宗教人士的断言,会比护理的见解,更早让病人接受成为最后的权威,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例如当霍乱来临时,人不能只依靠宗教人士的祈福避祸,而任凭污水不断的流入他们的饮用水源。霍乱是一个人不认识环境的结果,护理就是要去认识如何管理好环境的法则。《圣经》说:‘万物是藉着祂造的’(约一3)。人有义务去观察、分析、统计、研究这些上帝的法则。上帝并不需要人用几句话去拍祂马屁;认识祂的法则,也不是随便的挖一挖,就可以挖到。我祈求上帝,让我看清产生霍乱的条件是什么?

  许多不幸,是人忽视上帝的法则。人可以由坏人认识好人,由病人认识保健之道,由反面认识正面,由罪恶的存在认识上帝的纯全。这是上帝给人的理性,作出正确的选择。可惜人常是以宗教为祈福避祸的捷径。

  藉着上帝的恩典,信仰是重建软弱的心灵,上帝的法则也是重塑人软弱感情的正确逻辑。护理必须有上帝的法则,有认识大自然的科学知识,否则面对饥饿的人,护理人员会分辨不清是给了他们面包,还是石头?护理是在服事上帝与服事人之间的一个平衡点,正如耶稣的祷告:‘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护理是把原来上帝照顾人的旨意,切实的实施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