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祈祷和渴望

邦 兹

  “有些人嘲笑我并且对我说去把我的职业标为补鞋匠。他们告诉我不必用哲学和神学来搅扰我的心思。但是神的真理是如此地燃烧在我的骨头之中;我定意要拿起笔来,写下我所看见的。”──贝曼.雅各

  意愿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盼望。它乃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意愿,并且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想要去达到完成它。在属灵之事物的领域里,对祈祷而言,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添加剂。意愿是那么地重要,我们几乎可以说它是祈祷绝对的根本要素。意愿是先于祈祷,也伴随着祈祷,意愿是发生在祈祷之前,而且会产生祈祷也加强了祈祷。祈祷乃是口述式的表达意愿。如果祈祷是向神要求某些事物,那么就必须用祷告的话语来表达。祈祷是敞开来发声的;意愿则是静默无声的。祈祷是可以被听见的。意愿愈深沉,祈祷就会愈强烈。心中若没有意愿的渴望,祈祷就不过是一些无意义的,含糊不清的字句。这种毫无益处、形式上的祈祷,没有诚心,没有感情,没有真正的意愿伴随在其中,这样的祷告需要避免它,有如远离瘟疫一般。这种外表形式上的祷告,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也不能带来真实祝福的果效。

  然而,就算是发现自己真实地缺乏意愿,我们无论如何仍然要起来祈祷,我们应当祈祷,这是“应当”一词进来,就是为了要能产生意愿,并要把它表达出来。因为,神的话是如此吩咐的。我们的判断也告诉我们说应该要祈祷──就是无论我们的感觉是喜欢或不喜欢都要祷告──并且不要让我们的感觉来决定我们祈祷的习惯。在各样的情况之下,我们都应该祈求有祷告的意愿。这种意愿是神赐下的也是从天堂发出的。我们必须要祈求有祷告的意愿。然后当这种意愿从天上赐下时,我们就该按着各种祷告的原则来祈祷。我们理当为自己缺乏属灵的祈祷意愿而痛心疾首,甚至要为缺乏属灵的意愿而感到哀恸悲伤。我们应该恳切地寻求祈祷所带来的奖赏,如此我们的祈祷才是一种“在心灵深处诚挚切望”的表达。

  一、身体和心灵的意愿

  所谓真实的,恳切的意愿,乃是指有一种需求的感觉产生出来或者说应该会产生出来。当我们在神面前感到这种需求愈强烈,心中的意愿就变得愈浩大,那么我们的祷告就会变得更加热切。因此,那些所谓“虚心的人”才是最有资格,最适合去祈祷的人,也会是最有能力的。

  饥饿是一种活生生的感觉,是属于身体上的需要。它立刻会激起人对食物的要求。同样地在人的内心深处,对于属灵需要的这种觉醒,也会产生一种意愿,而意愿就产生了祈祷的行动。意愿乃是在我们心中对于一些尚未拥有的事物或是某些需要在心中存着一种深切地渴求。它是神早已应许的某些事物,并且是要藉着我们在祂施恩宝座前切切地祈求,就保证必能求得的应许。

  当我们属灵的意愿被提升到一种更高的程度时,这就是重生的证据。它是一个更新的灵被生出来,如经文所说:“像才生的婴孩一样,爱慕那纯净的灵奶 (真理的道),叫你们因此渐长。”( 彼前二 2)

  我们心中若是没有这种神圣的渴望,就足以证明我们属灵的喜乐早已衰微,或是证明这种新生命从来就没有出生过。经上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 太五 6)

  这种从天上赐下来的嗜好,口味都能证明我们有一颗更新过的心,并且也是我们拥有活泼的属灵生命的证据。身体的各种欲望是表现出活生生身体的各种特征。证明它不是一个尸体。同样,属灵的各种愿望就表现出我们向着神有一颗活泼的心灵。当这被更新过的灵饥渴慕义时,这些神圣的、内在的愿望就会冲出来,变成真挚的、热切的祈求和祷告。

  二、心中的意愿

  当祈祷时,我们乃是被包围,被圈入在耶稣基督的圣名和大能之中,祂是我们最高的大祭司。当我们探索在祈祷中所伴随的条件和威力时,我们就能发现它最重要的根基乃是坐落在人的心里。它并不单是我们的需要,乃是心中的意愿,为了明白究意我们需要祈求什么,以及在灵里我们受感动被催促该为何事代祷代求。意愿就是人的心愿所采取了的行动。它是一种强烈的,有知觉的渴慕,就是在人的内里深处,对于某些伟大的良善有一种兴奋的渴望。意愿高举它渴慕的事物并且全心关注着定意要得到它。意愿是心中有拣选的,是有一种态度的,甚至是在其中点着热火的。当这些是祷告的根基时那么这种祈祷就是真正的,而且是很特殊的,有特质的。它真知道真正的需要,能够感觉出,并且能预先看见将要达到的希望,以致于急着要求得着它。

  虔诚地研经能帮助我们生发神圣的意愿。默想我们属灵的需要,默想神的预备、供应,如此的默想能帮助修正我们的意愿,并使它发芽生长。在祈祷之前先操练庄严、诚挚的思想,也能增加圣洁的意愿。这种默想能促使我们的祷告变得更坚持更迫切,并且能保守、看顾拯救我们脱离私祷的危险──就是游荡的心思。我们的祈祷通常是失败于内心没有真正从天上来的圣洁渴望,而并非失败于外在言词的表达。我们保持外表祈祷的形式,其实内里的属灵生命已经枯萎衰残,甚至近乎死亡。

  也许有人会问是否我们对于神、圣灵和基督一切的丰满只有一点点微弱的渴慕,就是我们缺乏祈祷的原因。我们内心对这些属天的宝贝是否真实感到饥渴切慕呢?这种天赋的对神圣事物渴望的叹息是否会激动我们的心灵起来做强烈的属灵争战呢?噢!这种火焰烧得太微弱了。我们心灵的火已经被调低到只是微温的,也就是所谓的不冷也不热。我们记得,这正是那主要的原因,它使老底嘉教会的基督徒落在一种悲惨的、绝望的光景之中。因着这样的情形,经上写着这种教会有了可怕的定罪,说他们是“富足,已经发了财,一样都不缺。却不知道你是那困苦、可怜、贫穷、瞎眼、赤身的。” ( 启三 17)

  再者,我们可能会问,我们究竟是否真有那种意愿,催逼我们去与神有密切的交通?我们是否有那种意愿,它充满了无言的痛苦,它让我们虽然经历了一种强烈的,从灵里激起来祈祷的极大痛苦,保守我们还在那里祷告。我们的心必须被对付,不只是要从心中除去邪恶,更需要把良善充满在心中。这些心都必须要被对付,如此这内住的善,它的根基和灵感就非常地强壮,能够激励我们的意愿。这种在灵里圣洁的、热情的火焰就能唤醒我们对天堂的兴趣,吸引我们对神的注意,并且赐给那些操练敬虔祈祷的人使用无穷尽丰盛的神圣恩典。

  浇灭神圣意愿之火是最有害于教会的生命,就是使教会失去了最重要的,可以进攻的力量。神期望在一个火热的教会中被彰显出来,若是教会没有给人正确的感受,那种教会就完全没有彰显祂。神自己全然就是火;祂的教会若要像祂,也必须像是炙热的火焰。那唯一能使神的教会被点燃起来的乃是需要从天堂出生,神所赐给的信心有伟大的永恒的兴趣。

  然而,我们不必为了想燃烧起神圣的意愿而弄得自己坐立不安。我们的主道成肉身时是反对神经质的兴奋。反对不忍耐,反对喧闹的演说。但是为了神的殿,祂却是大发热心,燃烧起怒火。甚至现今世人仍然能感受到祂的怒气,有如燃烧的火焰。有些人是带着一种时时加增的热火来回应它。甚或是带着更大的热情来回应这属天、圣洁的意愿。

  三、燃烧的意愿

  在祈祷中缺乏热情乃是意愿没有深度和强度的明确记号。这种缺乏强度的意愿就是神已不在那人心中的确实记号。当人心中减低了热情时,就是这人已从神的面前退席了。至于神,祂能够容忍,也尽力包容祂儿女们的各种软弱和过失。当悔改的人诚心祈祷时,祂能够原谅人,也乐意赦免人的罪。

  然而对神来说,有两件事是令祂难以忍受的──不诚实和不冷不热。没有诚心和没有热度是祂所恨恶的。祂对老底嘉教会有着清楚而且是严厉的定罪说:“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 ( 启三 15-16)

  这是神对七个教会中的一个所做最精确的宣判,因它缺乏火热的心。这也是神对我们每个基督徒所宣告的罪状,因为缺乏神圣的热诚,乃是基督徒的致命伤。热火乃是发动祈祷的能力。宗教信仰的原则若不是出自于心中的火热,就变成既无威力,亦无果效。热火有如在信心之上添加双翼,如此它就能升天庭。祈祷的灵魂乃是热情。它就是雅各书第五章 16 节所说:“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爱心可以点燃火焰,而热心则是使它能有持续燃烧的生命。热情就像是真基督徒所呼吸的空气。它能帮助火的燃烧。热情能无所不克,但唯一可怕的就是那微弱的火焰,它会熄灭,冷却或像火焰没有空气的喂养而饿死。

  真正的祈祷者必须像是身上着火的人。基督徒生命的特征是需要点着火的。如果缺乏属灵的热度,其结果是产生更多的不信火焰而非只是缺乏信心。如果一个人不是全心地对天堂的事有兴趣,那么他就是根本没有兴趣。( 若非全心相信,就是完全不信 ) ,那些在争战之日能得胜的基督徒都是充满着热火的心灵。他们乃是一群为着天国缘故忍受了强烈的暴力,也是藉着他们祷告的威力,把天国夺回来。神的要塞乃是靠着那些以恳切的敬拜去袭击暴力的基督徒,他们已如烈火一般不被动摇的热心来保卫神的堡垒。

  在这教会冷淡的日子中,除非向神有炙热的赤诚,否则无法保持天堂在我们心中发热发光。早期的循道会友在他们的教堂中不开暖气。他们说教堂座席中的火焰以及讲坛中的热火足以让他们保暖。如今,我们在神的祭坛上需要有炽热的煤炭,也需要有从天堂来的燃烧火焰在我们心中发热发光。这样的火焰并非心智的能力,也不是肉体的精力。它乃是人心灵中神圣的、热烈的,能焚烧尽净一切的热心。它就是神自己的灵。

  若是缺乏热火,没有任何学说,纯净的演说,心智广阔的先见,流利的言语,或是认知和高尚的人能补足祈祷。祈祷惟有藉着热火才能上升。火焰就如双翼一般给予祈祷一个飞升的出口。它给祈祷加上能源,使之持续,以至于被神悦纳。若是没有发动火,祭司就无法烧香,同样,若是没有火热的心也就无法祈祷。

  热烈如燃烧似的愿望乃是持续性祷告的根基。它不是一种浅薄的,易变的意向,而是一种强烈的切望,一种不可消灭的渴望,它总是弥漫在我们的心中,发着热,焚烧着也整顿了我们的心思。它是一种现在进行式的,火向着神上升而去。它是一种被心愿推进的热情,向着施恩的宝座燃烧而去,并且能得到恳求的应允。它是有决心的意愿,有如重担一般,它是清醒的,意愿的,但是能使人的心灵从巨大的争战中挣脱出来,而至终消失于平静安稳之中,它是包含着心愿的特征能赋予祷词带着上千的请求。它赐给祈祷带着不屈不挠的勇气,以及能完全得胜的大能。

  新约记载了耶稣称赞叙利腓尼基族妇人的信心,正是说明热切的意愿达到了它的目标。这是最好的例证和教导。耶稣又设了一个比喻,就是那切求的寡妇和不义的官,乃是藉着切求,把那无法克服的障碍软化,打通了一条路,她的愿望终于达到了它的目的。

  祈祷并非只是一种善行的表演。它不是一种目标不明确或广泛的要求。当意愿在心中点燃时,就会竭力去抓住它所寻求的事物。祈祷乃是一种属灵习性的必要状态。但是当它变成只是单单一种习惯而已时,就会停止于不是祷告了。属灵意愿的深度和强度足以影响祈祷的深度和热度。当某种伟大的意愿炙热到燃烧时,那颗心灵就不可能是处于冷淡的状态了。我们对意愿迫切的程度足以抓住我们全部的心思,使它带着无比的勇气坚持心中的渴求,以至于拒绝放松或减少心中的渴望。意愿乃是停留在等待中,不断地诉说着,它拒绝放弃目标,直到天上赐下了祝福为止。

  主啊!我不能让你去,
  除非祝福从你赐与;
  切莫转移你的荣面,
  这是我的紧急案件。

  祈祷之所以会变成懦弱的原因乃是在于它缺乏切求的心。在祷告中缺乏勇气和力量是因属灵的意愿甚微弱。祈祷之所以会失败达不到目的,正是证明意愿已不存在其中。那原本应该是渴慕神的心灵,已经不再催促它进入内室去祈祷,那颗心已经转离神了。没有燃烧的热望不会有成功的祈祷。当然,总会有许多人看起来似乎像是在祈祷,但是他们心中却没有任何的切望。

  当我们祈祷时,可能会列出很多代祷的事项,它似乎是涵盖了许多区域。那么愿望是用来补足那些代祷的项目吗?或者愿望是用来扩张,涵盖代祷的范围吗?这问题的解答就是在乎看我们的请求究竟是模糊不清的念念有词,或是真正的诚心祈祷。所谓热切的意愿乃是强烈的,但却是狭窄的。它不可能扩散于一大片宽广的区域。它只是集中于一小部分的事情,而且是极度地想要得到它们。热切的意愿是那么迫切地想要得到它的目的,唯有神应允的答复才能带给它心中的安宁和满足。

  热切的愿望只射中它的目标。一个人的心中也许想望着许多的事物,但是其中有一些是特别有感受的,有些是要单独地表达出来的。我们以旧约中大卫王为例,他心中并非思慕每一件事。他不容让他的意愿四散各处而射不中目标。诗篇第二十七篇 4 节,这里说明他的意愿所行之道,如此表达出他的心愿:“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

  四、意愿带来回应

  这是一种单一的意愿,这种明确的渴慕,在祈祷中才是算数的,它能驱使祈祷的人直接进入供应的核心和中心。

  耶稣在登山训众论福时曾经直接地论到一颗被更新的心灵就会有那内在新生的渴望,而且那些人将要得到从天上赐下来的应许,就是“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 ( 太五 6)

  所以这就是祈祷的根基,它是期待着应许的。就是那种强烈的,内在的意愿,它已经进入了一个属灵的欲求,而且要满心盼望着要被满足。对我们来说,这种经历应该完全是真实的,并且时常发生的。但,事实上我们的祈祷似乎是只运作于希望的干旱之地,或是操作于那种毫无生机背诵,记忆的祷告范围之中。有时我们的祷词只是刻板的惯用词句,重复老套的话语,或者是千篇一律的相同内容。至于那新鲜,活泼的生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失去了。

  若是没有渴望,心中就不会有重担,没有需要的感觉,没有热情,没有异象,没有力量,也没有信心的热度和亮光。人若非置身于强大的压力之下,就不会以一种拼命的心态,尽全力去抓住神。就如创世记第三十二章 26 节所说,雅各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自旧约中,再没有比摩西更全然降服于神的人了。他在绝望的痛苦中,曾以不屈、焚烧的心灵向神呼喊,哭求道:“倘或你肯赦免他们的罪,……不然,求你从你所写的册上涂抹我的名。” ( 出三十二32) 甚至近代史中也有诺克斯约翰 (John Knox) 向神乎求:“请赐给我苏格兰人的灵魂得救,否则我宁愿死!”

  神是非常亲近那些清心祈祷的人。所有真实的祈祷,其目的乃是为了要看见神,要认识神,并且要为神而活。因此,至终祈祷的目标乃是人受了圣灵的感动而去寻求神。祈祷的意愿乃是为了要得以看见神而点燃的,并且为了要从神得到更清晰,更完全,更甜美以及更丰富的启示。所以,对于那些带着如此目标而去祈祷的人而言,藉着从祷告密室中所得到的亮光和启示,圣经就变成了一本崭新的圣经,基督也变成了一位全新的救主。

  我们再三地肯定那种燃烧的意愿,因为那些愿望是从神的灵所赐下的最佳礼物,也是最有大能的恩典,它们都是从诚心祈祷所得来的真实产业。事奉的人和他的事工是不能分开的。甚者,热切的意愿必须是出自于极度属个人的心愿,它必须是以神为中心的,而且是带着一种永不满足的饥渴之心,想要寻求神和祂的义。就如诗篇第四十二篇 2 节所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一切真实的祈祷,其根本的必要条件乃是深置人心的热切意愿。它乃是寻求神的自己。它是停留在一种不满足的心境之中,直等到天堂中最上好礼物都被丰丰富富地赐下来。

孙珍恩译自《祈祷的必要性》──邦兹 (E.M.BOUNDS)
(The Necessity of Prayer : E.M.BOUNDS)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