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办孤儿院的蓝志一

俞崇恩

   活在神心坎中的人

  一九八九年,在武汉市的半间破旧的屋里,住着一位从青海劳改营释放出来的蓝志一弟兄。屋内仅有的破旧的桌、椅、床各一件;另半间屋因瓦片紊乱疏缺,雨天滴漏得厉害而弃置着。三月八日他刚向亲戚传了福音回来,忽感心脏不舒服,由邻居送他到儿子工作的武汉医院急诊,第二天清晨,就安息主怀,八十一岁。感谢主,这样的死,一点不累着旁人,真美,真是一大祝福。

   我认识蓝弟兄是在四十年代。一九五○年,蓝弟兄在苏州开办、负责一所孤儿院,规模不大,但在当时社会普遍贫穷、信徒普遍软弱的光景里,完全凭着信心仰望天父的供应,不依靠人,真可说是一颗信心的明珠。大陆政权易手后,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主引导他结束孤儿院,在上海教会里配搭事奉。一九五六年为主的圣名进监,判刑十年,押送青海劳动改造,改造期涵盖了“三年自然灾害”。全国劳改农场饿死的人特多,青海高原最冷时到零下摄氏三十度,也死了许多人。当时有一个时期他的工作是管仓库,仓库里有许多筐留种的花生米。他说,在饥荒年间,队里许多人倒下去饿死了,他却一颗花生米都没偷吃过,真是何等公义、正直啊!弟兄姊妹,这种为主受苦的心志是普世教会很缺少的美德之一,尤其在发达、丰富的国家中的教会更是如此(彼前四1、2)。其实,生花生米味甜、润肺,也可以充饥。如果他吃一些,即使查出来也无妨,因为一个面临饿死的人吃一点公家的花生米,花生米是劳改人员劳动的成果,而在劳动中还有他一份贡献,应当是无可厚非的。甚至干部因为看他原是一个孤儿院院长,是个好人,很可能会在暗中“放他一马”呢!当他劳改释放后,被遣散到他儿子所在地--武汉,政府分配他通阴沟这个最脏、最臭的工作,收入仅能糊口。上海、武汉等城老式的阴沟,都在马路底下,在马路中央开口,上面用铁盖盖严。阴沟堵塞时,要揭开铁盖,用长竹片去通--陈年恶臭熏天。

   蓝弟兄的大女儿在她父亲去世之后,收拾他的遗物,只见到一个五分硬币,竟再没有别的钱了。当这个意外的消息传开后,听到的弟兄莫不发呆!蓝弟兄的形像顿时更显高大了。哦!他是一位名符其实的“丢弃万事,看作粪土”的弟兄,一个真正撇下一切的圣徒。哦!怎么会只剩下一个硬币?上海的弟兄尤其惊愕,怎么会?那年正月,蓝弟兄不是曾寄过一百元(相当于当时一般工厂工人一个半月的工资)给上海一位七十岁的汪老姊妹吗?当时上海弟兄以为蓝弟兄并不缺钱呀!不然怎么会寄这许多钱来上海呢?因而上海弟兄手中虽然有一些主款,就没有去顾到他。此时弟兄们感到不只是亏欠,简直是犯罪!说到汪老姊妹,她从小锯掉一条腿,经济上甚为拮据,但她一向不愿累着别人,肉身上实在痛苦,诸多不便,特别是天气阴雨时。她曾多次求主接收她疲惫的心灵。那天汪姊妹忽然收到从武汉寄来的一百元,经再三思索,才想起是蓝弟兄以他女儿的名义汇给她的。

   面对着这一个小小的硬币,浮想联翩。在它的背后真不知道信实的神是如何带领蓝弟兄度过最后惨淡的日子的?一个通马路阴沟的苦工,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收入呢?他身处内地城市武汉,以前在教会中也算不上有名;对外开放之后,按人的常识想,会有几位海外圣徒想到他、找到他,而在爱中顾到他呢?是的,顾念每一朵野地里的百合花、每一只天上的飞鸟的父神,知道如何供应他日用的饮食,但他怎会寄出一百元,而不考虑自己也有需要呢?哦!他不是献上十分之一,或十分之二,他是名符其实的忠心的管家。他所有的一切虽然很少,只不过“两个小钱”,却都是属于神的;神要他支付多少,他就拿出去多少,凭神的信实而活,让主来掌握他手里还剩多少。

   哦!海外是否有富有的弟兄姊妹,在旅游或购买贵重衣物时挥金如土,而要他们为圣工、为贫穷的圣徒摆上一点时,则畏缩不前、连连退却呢?容我直说,这样的人要想在属灵生命上有长进,是不可能的(太十九16-26;约三16-18)。  

   新约圣经对钱财的奉献没有规定十分之一,而是说:“捐得乐意的人是神所喜爱的”(林后九6-9)。保罗向哥林多的圣徒称赞马其顿的众教会说,他们“在极穷之间还格外显出他们乐捐的厚恩。我可以证明他们是按着力量,而且也过了力量,自己甘心乐意地捐助,再三地求我们准他们在这供给圣徒的恩情上有份。(林后八2-4)因为主耶稣本来富足,却为我们成了贫穷。”换言之,我们是重价买来的,我们的一切都属于神(请虔读代上二十九章,重点是十四、十六两节所记大卫美好的榜样)。我们只是管家,“所求于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蓝弟兄是忠心的主仆。

   虽然蓝弟兄离世时,只留下一个硬币,但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主的带领不同,甚至每个国家的经济制度也不相同。不是每个忠仆都留下这么少,例如有的人可以适量地“为儿女积财”(林后十二14),像蚂蚁在夏天预备粮食(参创四十一36;箴三十25),或是主有别的带领,但原则是为了爱主,效法蓝弟兄以清洁的心和纯洁的心作一个忠心的管家。哦!在大陆所看到在试炼中发光的,是不惜一切、尽一切爱神的人。

   在此允许我再说几句。末世是人“专顾自己、贪爱钱财”、“不法的事增多,许多人爱心……渐渐冷淡”的时候。玛门的势力越来越大,在许多信徒身上,甚至足以与主争事奉!如今不但忠心的管家少而又少;甚至在旧约时代,能甘愿为主摆上十分之一的人也不多。面对被提,主再临前夕,求主多多赐恩怜悯,使我们不至于“在这末世,只知积□钱财”,而是“时时儆醒,常常祈求”,等候见主求主赐下智慧的心和识别能力,学习随从圣灵的引导,把你分别为圣的钱,摆在最值得、最急需的圣工上。

  散发基督馨香之气

  武汉医院太平间旁,有一间小小的悼念室,作亲友追思之用。室内横幅写着:“柔和、谦卑、敬虔、端庄、撇下一切,坚守真道。”这是蓝弟兄给大家心中留下的形像。左、右对联写的是“当跑的路跑尽了”,“美好的仗打过了”。这是他一生的缩写。

   长子代表六个子女发言:“我们对父亲的照顾实在是不够的,我们为失去行孝的机会而感到内疚和不安;但父亲把毕生的精神、心血和眷爱全倾注在孤儿们身上,几乎从没有给我们子女尝到父亲的爱,甚至我们都记不起来,爸爸是否抱过我们。”

   一位老姊妹接着说,“神是‘孤儿的父’(诗六十八5)。你爸从主接受抚养孤儿的负担,向主忠心,尽心竭力地照管了许多无助、无爱的孤儿,又带他们认识了主耶稣。有谁不爱自己亲生的骨肉呢?但孤儿们比你们更需要爱,你爸把你们交托天父,他亲自看顾了你们。你们虽然被划为‘反革命子女’,受了许多欺凌、羞辱,但天父奇妙的手岂非使你们一个个都大学毕业?恐怕今天到会的人中,还没有一家可以和你们相比呢!难道你们不信这是天父恩典的手么?”

   另一位弟兄说:“我是四十多年前蓝伯伯抚养大的孤儿。有一次他带我去上海进货。火车到上海站时,天刚破晓,于是我们在一家小面店叫了两碗面,一碗阳春面(即光面,只有面条和汤),一碗肉丝面。他自己吃阳春面,却坚持一定要我吃肉丝浇面。四十多年过去了,他爱我们过于他自己,真使我们没齿难忘。”

   一位孤儿院的同工说,“我们孤儿院没有任何教会或信徒固定的资助,就像天上的飞鸟完全靠天父养活一样。常经历这位又真又活、信实慈爱的天父用神迹奇事看顾我们。那时蓝弟兄跟我合睡一张床。冬天合盖一条棉被,每当我比他先睡时,醒来总是看见他和衣而睡,棉被却盖在我一人身上。”

   大儿子作了两点补充:(一)前不久,因屋顶大漏,不得不修,就让他父亲暂住医院宿舍。一天深夜,蓝弟兄从洗手间回寝室,不料寝室门已被风关上了,他不忍敲门吵醒同寝室职工,就独自在值班室坐到天亮。他总是关心别人远超过关心自己。(二)前不久,小儿媳妇生了孩子,身体元气尚未恢复,但产假已届,非得带孩子上班了,她不肯让公公替她照料孩子,因公公是“反革命分子”,要划清界线。无奈蓝弟兄怕她体力不支倒在路上,就远远跟着。她上公车,他也上去;她下车,他也下车,一直默默地护送她到单位,才放心回家。后来终于被她发现了,她心里又是惭愧,又是感动。

   还有一位同工说,我首次遇见蓝弟兄时,他正跪着祷告,我就跪在他旁,跟他一起祷告。此后,我俩一见面,不是先谈话,而是先跪下祷告。蓝弟兄是一个活在膝盖上的基督徒,这是他得胜的秘诀。

   感谢奇妙的主!通过这次追思会的见证,圣灵大作工--不信的孩子信主了,已信主的得到复兴,更火热起来了。

摘自:十架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