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陶恕生活与服事

  陶恕蒙恩(十八岁)后,第一个学习是:学习过一个福音的生活,他身边总是带一本小册子,记下自己与别人的需要,并为这些人、事祷告。这个福音的学习,日后深深地影响他的讲台信息,他的信息是一种来自福音的发表。

  陶恕非常喜爱诗歌,并且对诗歌有非常深刻的了解,所以在他的教会他要求最高水准的诗歌。任何轻浮与“廉价」诗歌一概删去,特别是那些剽窃世俗歌调的诗歌。他认为这种搀杂的诗歌会扼杀他对好诗歌的口味。他非常喜爱唱诗歌,也懂得享受诗歌,他常坐在讲桌旁,捧着中国茶杯,闭着眼睛,沉醉在诗歌里,他的孩子常记得父亲的歌声充满着最可爱的诗篇。

  陶恕酷爱阅读,从年轻时就培养了喜爱读书的习惯。他到纽约、支加哥、或任何都市服事,经常穿梭于二手货旧书店。但是他的爱好非常的奇特,与一般的阅读者大不相同。在他的私人藏书中有四十种圣经的古译本。他也读了一些神学、历史、哲学、诗歌、文学等,但这不是一般人所看的书;而是古代教父的神学著作,与基督教奥秘派的哲学观。他将圣经的地位远置于上述的这些书之上,他勤勉的读圣经。他身边有许多的辞典、字典、索引。对于目前通用“用语」之语源,加以详细考察。最可贵的是他长期默想圣经,与许多伟大的诗歌。从他的信息里,他所认识,所学习的不仅精确而且广泛。当他的孩子念大学时,非常稀奇他的父亲竟然熟悉他所修的许多课程。陶恕本人正规教育的程度非常低,以目前制度看起来,他连小学都没毕业。他小时侯只在一所名叫“木头小学」念过一门文法课,该学校因座落于松果树林中而称之“木头学校」。他唯一学钢琴的机会也让给他的妹妹,他幼时擅长画卡通,但在悔改信主后,把这一个嗜好也丢弃了。但在他五十三岁与五十五岁时,两所大学分别赠与他文学荣誉博士与法律博士。

  当年青的陶恕出来服事时,曾经询问过当时有名的圣徒约瑟.司密斯,“一个传道人能否阅读世俗的书?」司密斯回答说:“年青人,一只蜜蜂无论是在杂草丛或在花丛中都可以找到它所需要的花蜜。」约翰卫斯理告诉(鼓励)卫理会的青年传道人读科学与历史书。他本人骑马旅行布道时,马鞍中总放着一本书,以供旅途中在马上阅读。安迪、多尔波弟兄,一位美国早期的印第安人布道家,几乎没有受任何正规教育,却以讲道内容丰富,有力为著名。他鼓劝他的听众要运用他们的心志来荣耀神。他说:“当你们在砍伐木头时,一把钝斧头,将使你每一点的工作都遭受阻碍。一把锐利的斧头,会使你工作更轻省。」

  陶恕认为与其阅读充塞文字市场,那些廉价、低格调肤浅的宗教书籍,倒不如阅读古典文学、历史学、政治学。陶恕宣称“现在的基督教文字工作都在流行一种“速食面」的方式,那么多的教会杂志或书刊,都是一些在属灵的路上已经裹足不前的人在吹嘘过去他们自己的荣耀故事。这些作者有那一位敢负起责任或长期的留在一点上建造一道根基,或是荒漠中培养种植一棵树木起来?没有,他们写出来的信息,好像“速食面」,很容易蒸煮,很容易短时间内就被读者消化。这种文字,对我们属灵的生命一点也没有营养。如果长期食用还会在我们的属灵胃口里滋生蛔虫,结果是使读者产生对虚假的东西有一种病态的嗜好,并且对那些真正利害的属灵书籍感到厌恶,甚至背弃。」廿世纪年青基督徒的危机之一,就是对属灵书籍没有分辨力。

  有人反对陶恕的说法,认为糟塌了教会的文学。陶恕说:“糟踢?圣经的作者用一个比喻,简短的几个经节,就述说了一个真理的重点,现代的作者写了一木又一本,又厚又大的书,但连一个基本的真理都说不清。这种主要的差别在于古圣徒知道圣灵会如何的开启一个故事或比喻。现代的作者根本就不懂。这是我反对现代宗教文学的主因。」

  陶恕在“如何读一本书?」信息中写道:“一本最好的书是能够启发、操练我们的心思,远超过书本本身所阐述的。最好的读书方法像在孵卵,当你读了一段,甚至只有一句,你最好合上你的书,让神、大自然,在我们的心里再重新作我们的老师。撒母耳,约翰生(译者注:十八世纪英国大文豪与辞典编纂家,一七零九─八四)有次访问英王查理三世,他都一个人安静的坐在火旁不言语。英王查理忍禁不住,问他:“约翰生先生,我想你读了很多书吧的?」约翰生回答说:“是的,先生!但是我想的比我读的还多。」英国一位诗人,一次在一位弟兄会的姊妹面前,吹嘘他的读书习惯,当他起床,他就立刻读书,在穿衣服时背诵着诗,在刮胡须时背希腊文……。我们的姊妹听了,毫不以为然说:“朋友,你什么时候默想呢?」

  一个基督徒,假若他是谦卑的人,是爱神,也爱人,并且忠实的持守神量给他在这地上有限的服事,他要熟悉神所托付他的,并且为着别人的属灵需要,他要广泛地多所学习。一个无知的基督徒,也常是一个傲慢的基督徒。假如有一个传道人在讲台上宣称基督徒不需要学习,或轻视学习,朋友们,请你告诉我最近的出口处在那里,我要飞奔出去,我宁可倾听孩子在草地上玩的笑声,或仰视天上飘逸的浮云。

  一个基督徒会在科学报导、法律书,甚至是物理书中读到启示,这可能是连原作者也没有看见的。一位丰富的传道人应该拥有一套百科全书来查考。但是具有知识还不够,一个卓越的基督徒还须要认识神,认识他自己,认识他周围的人。这就不是书本所能教导的了,这必须你亲自去接触,藉着直觉、默想、沉思、祷告、交通与圣灵的启示。

  今日基督教文学的低落,陶恕认为:“这不是知识的问题,而是属灵的问题。现在的基督徒所需要的是更彻底的奉献给神,与从世界中出来分别为圣。早期的教父、奥秘派、清教徒,他们对这两点都非常清楚,他们的属灵状况有如登峰造极,在那里空气稀薄,不爱神的人在那里会窒息。马丁路德也已经登上高山,但他说:“我们所填补的还只是一道巨大鸿沟底一处小土堆。」我们的属灵水准正在退化中,我们所想的只是如何吃得好、喝得好、升迁得快。于是现今的基督徒充满了虚构的教导,基督徒厌烦默想,而文字工作者的责任在那里呢?是否还要轻忽或是满足基督徒的肉欲嗜好吗?」

  每一个属灵的经历都必须有神的话作印证;任何的知识都必须被神的圣灵一再地光照,假如现在有一个天使从天上降下进入这个房间,宣布了一些违反圣徒教导的信息,我会立刻起来叫他“滚出去!」

  历代的复兴有三种层次。第一种是“普性性复兴」。例如爱德华滋在新英格兰,与芬尼在纽约和美国中西部之复兴。复兴的火烧去一切宗教的障碍,所有的城市与乡镇都在复兴的浪潮下,人的心与对神的态度从根基上被扭转过来,社会的道德标准也被提升,教会服在圣灵的权柄下,得救的人数也激增,这种复兴在今日尚未出现。

  第二种“局部性教会的复兴」。起源于一群人更多的祷告,致使过一种较圣洁的生活,进而热切地彼此相爱与服事神,于是有较多的人被激起寻求基督的样式,这种是属于教会性复兴,在这个时代还偶然出现若干。

  第三种“信徒个人性复兴」。当一位基督徒撒下他旧日的生活,在悔改与眼泪中转向神,寻求神,就是这种个人复兴的开始。任何真实教会性的复兴必须基于个人性的复兴,才能产生。

摘自:廿世纪的先知
(The prophet of Twenty Centry)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