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内地会创始人戴德生传(九)
戴存义暨夫人原着
胡宣明 博士 节译

  第四段 在上海及初期旅行布道 1854年至1855年 二十一至二十三岁

  第二十四章 第七次旅行布道 倒空一切合乎主用

  二十三岁

  柘林、乍浦、蟹浦、宁波 8月23日夜11时剃头染发

  1855年6月初,戴氏在上海南门租得一房子,他将学校搬到那里。当地尚无布道工作,所以他很喜欢在南门及其邻近郊外有布道及施医机会。派克医师则每礼拜数次到南门及他一月前在浦东杨泾所租的房子施医送药。因此传道工作可以便利进行了。

  6月11日,戴德生、派克及卜尔顿三人自上海向宁波出发,预备作旅行布道,同时换换空气。当天到柘林。第二天到江苏浙江的交界。戴德生暂时和他的同伴分手,带一仆人步行到乍浦,以便顺路登山,观看杭州湾的风景。在乍浦走入天后宫,对民众传福音。后来因为找不到他的同工,无法回船上,旅馆又不肯接待。正在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有一老妇可怜他,留他和仆人过一夜,让他们睡在稻草堆上,并给他们稀饭吃。

  第二天,天亮就出去,到处寻找,终于找到派克及卜尔顿二人。就雇一艘帆船,预备渡过杭州湾。等到黄昏上船,已被他人佔满。交涉了好久,才将一部份的游客赶走。半夜开船,第二天早晨船到蟹浦。再坐一日的小船到宁波,会到许多教士,其中有两姊妹,一个二十岁,一个十八岁,叫作大雅(Dyer)姑娘,在一个女学校教书。

  本来预备回上海的时候,沿路传福音,但因忽然得到消息,说卜尔顿的独生小孩生病很重,卜尔顿决定立刻回上海,戴氏决定陪他一同回去。因此,不能照原定计划作旅行布道的工作。

  回到上海后,戴氏仍住在伦敦会有两个月没有出上海,就在本地工作。当时上海霍乱流行,戴氏看见人民临到生死关头,态度比较诚恳,就更积极对他们讲救恩及永生的问题。就在这时候,他年青的厨子贵华,公开认耶稣作他的救主。虽然天气很热,他仍旧时常下乡布道,有时甚至在一天内到四五个地方传道。

  8月6日,戴先生接到伦敦会的信,说有两位新派出的教士已经离开英国到中国来,请他在9月底之前迁出伦敦会住所。中国布道会也来函,说明不准在上海建筑会所。同时派克医师蒙神引导准备到宁波去开办医院。

  这时戴先生真是苦闷,不知怎么办。8月19日写信给他的妹妹说:

  “派克医生已接受宁波的聘请,几天之内就要动身。上礼拜几乎全部时间都用在寻找房子,却得不着一间,因为房东所要的押租数目太大,我出不起,真是伤脑筋。如果在短期内还是找不到房子,我预备穿中国衣服,住在乡下。这样做,并不容易,请你多多为我祷告。”

  戴先生对于穿中国服装是这样的看法:即然没有法子在上海找到房子,就不能不到内地去,但是内地人民,一见外国人,大惊小怪,容易引起众人的注意,甚至集众侮辱,官厅将藉条约而逐客。若穿西装而到内地,等于故意标榜自己是外国人。诚然,和人民接触之后,仍将被人认出是外国人,但是到底来得慢一点,不会马上引来一?游手好闲的人,同时可以先给他一个立脚地,让他有机会跟老百姓说话或替他们医病,联络一点感情。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成为朋友了,不是一个“洋鬼子”,在心里作用上,相差很远。况且许多中国人,看外国人穿中国服装为亲善中国的表示。所以他就买了一套中国服装,并预备将几样东西寄在派克的宁波家里,自己暂住在船上,作旅行布道工作,待有机会,再深入内地去住。

  他正准备送派克医师到宁波去的时候,路上碰见一个人,问他要不要租一间在上海城里的小屋。屋内共有五间房。一查才知道这屋近南门,尚未盖好。房东无钱把新盖的房子完工,正等钱用,只求先付六个月的房租,不收顶费或押租。这正适合戴德生的需要。所以他立刻付定钱。主已听他的祷告,给他预备了。

  当天晚上——8月23日——他叫一个剃头匠。把头剃了,照前清的习惯,留下一簇圆顶的头发,让它长成辫子,并把所留的头发染黑。在头发未长长以前,他用假发编成辫子。

  第二十五章 海盐第八次旅行布道 二十三岁

  戴德生改穿中装之后,得到许多与从前不同的经验。他起居饮食上,比以前方便经济得多。内地的民众对他,没有像以前那种大惊小怪的情形,地痞流氓几乎完全不注意他,妇女小孩不像从前那样怕他,端庄的人士比较肯接待他。至于他自己的感想与经验,可从他的信中看出。有一封信写给在赫尔的一位老朋友,这样说:

  “昨天晚上我和派克医师告别,现在穿中国衣服,独自一人在内地。今天我游览一些风景甚好的地方,和一些粗野的人在一起,他们对于我的医药服务非常感激,男女老幼,不断道谢,对于外国人无谓的猜忌一扫而空。自然,他们一听我开口说话,就知我是外国人。

  我对于新服装还没有习惯,自不待言;特别不舒服的,就是鞋头跷起的中国鞋,可是不久就习惯了。最不方便的,就是光头不戴帽子;中国人在热天是不戴帽子的。

1855年8月28日戴德生”

  另一封信在同日从浙江海盐写给他的妹妹,很有趣味,大意如下:

  “亲爱的阿美丽雅:我现在写一封信叫妳惊讶,因为妳从来没有从一个剃头长尾的人收到一封信。恐怕妳因猜想,把头弄昏,我最好先告诉妳。我在8月23日,礼拜四夜里11时,把我一部份的头发,叫剃头匠剃掉,把馀下的头发染成黑色。第二天清早,编上一条辫子,然后穿上中国服装,送派克医师往宁波,送他三百多里之远,在路上沿途布道。现在我独自一人回上海,希望以后传道更加方便,但是我还没有讲到我的苦处。

  第一,一生中第一次把头发剃掉,是一个忍痛的经验,尤其是皮肤容易长痱子的人。我可以给妳保证,剃头之后,再敷上头发染料,至六小时之久,是不会减轻剃头刀之刺激的。(染料成份如下:密陀僧一份,生石灰三份,再加水作成浆。)到梳头的时候,苦头达于极点。但是天下的福利,没有一样不是从吃苦得着的。如果吃苦可以叫人更加宝贝因吃苦而得的东西,那么,我将以高度自豪和爱恋的心看我的辫子。

  第二:当整衣时候,才明白为什么欧洲人所雇用的中国人都喜欢穿外国皮鞋和外国袜子。中国袜子是粗布做的,自然没有一点弹性。一般的脚趾,当然反对被鞋挤得不成样,而脚肿更不欢喜把它的地位降低。又其次,便是裤子。哦!我从来没有看见过这种衣服!我的裤腰比我的腰宽二尺;穿裤子的时候,将多馀的二尺布叠在腹前,用坚韧的裤带扎紧。裤的腿部很短,比大腿稍微长一点,宽度和裤腰作正比例。裤脚插入布袜上端,其容量之大,足以贮藏二礼拜的粮食,中国服装没有衬衫,只用一件短衫代替。袖子之宽,足以满足二十年前英国时髦女子的嗜好。衫裤的外面,套上一件出色的丝绸长袍。袖子越过指尖十二或十五寸。用手的时候,自然要把它卷起来。不幸得很,热天没有帽子可戴,在炎热太阳之下的确难受。”

  8月29日礼拜三续:“亲爱的阿美丽雅:我不知道妳是否厌烦这些琐碎的话。可是我也没有多工夫再细写。现在再说一点作结束,就是关于洗头:我以为这个,也当经验一下,以免后来因为对此外行而发生困难。所以我尽量忍受剃头匠的摩搔。一会儿捶背又开始了,没有捶完之前,我真觉得有点痛。第二次便较能忍受,希望将来对于剃头匠这一部份的艺术,可以处之泰然!”

  他回到上海时经过海盐,因他已经穿了中装,所以没有被居民发觉,直到向他们传道,分送福音书籍及医病的时候。

  初秋,他回上海南门居住,过着与以前完全不同的中国生活。中国人及自己的感觉已如上述。外国同工则取笑、轻视、及批评他,使他难堪。他们双方有了隔膜,他成了孤独的人。亦为唯一将所持守的人生观念付诸实行。但是神奇妙的喜乐充满他的心灵。

  此外,他的仆人贵华要求受洗归主,及他伦敦朋友柏迦氏又寄给他四十镑,并在信内鼓励他说:

  “你要大大张口,我就给你充满。(诗篇八十一篇10节)是的,神不受任何限制。我们要求多少,祂决不使我们失望。”

  因此,戴氏的心灵得到不少喜乐和鼓励。(续)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