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雅歌(三十二之一)
(法)圣.伯纳德 原着
(美)伯纳德.班雷 翻译

  第五十二讲

  (二)

  我们现在尽可能试着说一说,新郎要他的新娘安然睡下,不准在她未醒前惊动她的是什么样的睡眠。不然,像读到使徒保罗所说:“现今就是该趁早睡醒的时候”,(罗十三11)或像读到先知向神祈求说:“耶和华─我的神啊,求你看顾我,应允我!使我眼目光明,免得我沉睡至死。”(诗十三3)可能有人发生误会,为文字的双关意义所迷惑,不能正确理解这里所说新娘睡的意义。这里说的不是我主耶稣在福音书上所说的那样的睡眠,耶稣曾说:“我们的朋友拉撒路睡了,我去叫醒他。”(约十一11)当时耶稣说的睡眠是拉撒路肉身的死亡,而门徒们则想像祂说的是真睡。

  新娘的睡眠不是肉身的睡眠,既非安静的休息,在一定期间逐渐平稳地停止五官的活动,也不是可怕的、突然毁灭生命的休息,更不是怙恶不悛,必然招致死亡的不可避免的睡眠。这是一种赋予生命的休息、是一种清醒的休息,可以光照内部的五官,驱除死亡,传授永远的生命。这是一种不令五官昏睡,只使其暂时不得运用五官的睡眠。而且我公开声明,这是一种死亡,是使徒保罗推荐给某些还活着的信徒的死亡,他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已经死了,你们的生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西三3)

  因此我有理由称新娘的魂游象外之死,这样的死亡并不夺去她的生命,只将她从生命的牢笼里抢救出来,致使她可以说:“我们好像雀鸟,从捕鸟人的网罗里逃脱;网罗破裂,我们逃脱了。”(诗一二四7)这是属灵默想的本质,我们的灵魂若能藉一种圣而活的思想脱离自己,不过只要他能走出自身之外,展翅飞翔,超越我们通常的、共同的思想方法,就可在今生行走于不怎么可怕的罗网之间。“因为在一切飞鸟眼前,张设罗网,尽属徒劳。”(箴一17扩大圣经另译)

  属灵默观或瞻仰

  的确,当人连生命的感觉都没有时,还怕什么肉慾私情的快乐?不是失去了生命,而是失去了生命感的灵魂,不可能感觉到纠缠生命的诱惑。“我说: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我必远游,宿在旷野。”(诗五十五6-7)但愿我也能多次因这样属灵默观“睡眠”的死而死,以逃脱死亡的罗网,不再感觉肉慾生活致死的快乐,反而一觉着那种快感,立即担惊受怕,每当吝啬的火焰上升,急躁、忿怒的芒刺在心里跳动,各种顾虑和烦恼急烈地扰乱心神时,很快避之如蛇蝎。但我的灵魂死于义人的死。但愿任何欺诈诡计不来陷害,任何邪恶不来诱惑我的灵魂。啊!多么幸福的死亡呀!这样的死不夺去生命,而是使生命改变面貌,不毁灭身体,只是提高灵魂。

  然而这不过是说新妇在这幽静之处“睡”了,致能不记得现时的事物,不但摆脱低级的和物质的想望,而且连现时事物的形象都抛弃了,全身通体清洁,与天使近似,也与天使一样生活。【注一】

  (三)

  我想,这不但是所谓灵魂超拔,或主要是所谓瞻仰。因为今生不作邪情的奴隶,是灵魂的一种能力,而明明看见物质的形象,却不让这些形象控制自己,则属于天使的纯洁。不过前者与后者同是神的恩赐,二者同是超出自己或高举到自身之上,然而一种是被提拔到离自己远的境地,另一种则是提得离自己较近。

  可以这样说:“我必速速逃到避所,脱离狂风暴雨”(诗五十五8)的人真是有福!这样的人不满足于从自身出来,而且要远离自己,好能安静地休息。

  你若离开了肉慾的吸引,不再服从自己的偏情,不再留恋肉身的享受,这可说已向前起步,可说你已离开了你自己,但你内心的清洁若还没有压制住物质的形象或影像,则还不能说你已真真实实远离了你自己。到了这种境地,你仍不可允许你自己休息。你若冒然相信,在你自身之外,已找到了一个安身休息的地方,发现了一个偏僻荒凉的旷野,来到了光明灿烂的天空之下,达到了平安的圣所,你就大错了。上升到这样的高度,不是一般人所能办到的,你若能给我举出一个这样的人,我将毫不犹豫地声明,有一位作诗的人,他已享受到休息的权利。他可以高呼说:“我的心哪,你要仍归安乐,因为耶和华用厚恩待你。”(诗一一六7)

  这个地方真是在荒凉之地;如先知所说,这个住所真正是在光明之中:“必有亭子,白日可以得荫避暑,也可以作为藏身之处,躲避狂风暴雨。”(赛四6)大卫论及这个地方也说:“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里,把我藏在祂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诗二十七5)(续)

  【注一】:
  这个经历即盖恩夫人《简易祈祷法》在神前的安息,及第十四章中“静默”所说的祈祷的经历。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