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施宁自传 前言
施 宁

  爱的教育法(二十一)鲍思高

  圣鲍思高的教育秘诀

  “你们知道‘教育’这个名词的意思吗?按照语源学来说,它是从‘启发’、‘发掘’来的。【译者按:原文“教育为educare,而“启发”则为educere,二字甚相似。】事实上,教育的确也有启发的作用。为此,圣鲍思高是一位教育大师,是一位名艺术家,他知道从你们的心灵中,把那些连你们自己也不知道的东西挖掘出来:伟大的美德、潜在的精力、蕴藏的才能;这些都是你们心灵中不明显的力量。你们好比一些种子,可以开出鲜花,结为果实,长成一株大树,成为一个完全的生命。

  圣鲍思高知道他的学生,使他们成器,接受全人教育。他知道教育他们成为工人、新时代的青年工人、自由职业者、学者、具有自然优点、坚强体格、雄毅气魄的人。可是,圣鲍思高并不是像一个世俗的教育工作者,只求培植人的本性,而对于深藏内里的这些奥秘,却一无所知。他所愿教育的,我敢说,是想‘培植一个像耶稣那样的人’:具有双重的功能,就是说,有着两方面的效用,或更好说,有着两种本性。他知道把学生教育成人和基督徒,成为一个本性的人和一个超性的人,一个世间的人和一个天上的人,总之:成为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这就是圣鲍思高的秘诀。’是这种艺术,使他鼓舞兴奋;是他的学生,使他情热若狂,竟然不惜牺牲一切,以‘从事这项绝无伦比的伟大工作’,即从一些儿童身上,刻出完美无缺的人像,一如当初天父所设计的:世间的人,同时也是天上的人。”

  孟迪尼枢机 即前教宗保禄六世

  于主曆1961年,向米兰慈幼会学校学生的训话

  教育儿童对他自己要诚实

  鲍思高小时是一个很活泼机动的孩子。有一天,他一人在家;妈妈有事出去了。他忽然转了一个念头,想从高高的柜顶上,取下一件东西来。他人小,拿不到。怎么办?他就动他的小脑筋,拿来一张椅子,然后爬上去;当他正要伸手拿到那件东西时,不慎用肘碰到了旁边的一个油瓶,把它打落在地上。“砰”的一声,碎片纷飞,油溅了一地。妈妈会说什么呢?最好是把一切都瞒着,不让她知道。他就从椅子上下来,赶紧拿起扫帚,想把一切都扫个乾淨,不留丝毫痕迹。这是办不到的的事;那个油迹却越来越大。怎样才好呢?在他内心出现了一个问题:说好呢?还是不说好?对自己和对母亲都要诚实呢?还是想办法掩饰自己所犯的错?

  他作了这个决定:他拿了一把小刀,走出屋门,经过屋前的场地,到了篱笆跟前,看中了一根树枝,就把它砍下。接着他蹲在一角,用刀子把树叶去掉,并在树皮上刻了各种花纹。

  妈妈回来了。小鲍思高急忙向她奔去:

  “妈妈!您好。路上好吗?”

  “好,小约翰。你乖吗?”

  “喔!妈妈!您看。”唬着把那根光滑而可以随意弯曲,好像一条鞭子的树枝,递给了母亲。

  妈妈问道:“你做了什么呀?”

  小鲍思高直认不讳,很诚实地说:“我把那个油瓶打破了。你看!这里有棍子。这样,您就不用再去找啦!”

  这时小鲍思高低下了头,等待接受母亲的惩罚。可是,一个这样诚实的孩子,怎能惩罚他呢?为此,妈妈就宽恕了他。

  鲍思高之能对母亲诚实,因为他先对自己诚实。对自己诚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个人怎样可以确定他对自己是否诚实呢?有一位心理学家提示以下这个测验法:“请你观察一下,看你是否能够为自己而发笑。你真能为自己的行动而发笑吗?要是你真能发笑的话,那么你大概也会对自己诚实,而不自欺。”

  *对自己诚实,能帮助孩子坚决地面对人生,也能帮助他彻底负责。另一位心理学家提出这个方法:“请你自问一下:‘在我过去的生活中,那一件是最后一件重大的事?是生了一场重病?是死了一个亲人?’然后再自问道:‘我是否曾对它深深地思考过?我是否曾想过,这件事对我实在有什么意义?’如果答覆是否定的,那么表示你在过去的生活中,从来没有深思过;你煳里煳涂地过日子,从来没有完全对自己诚实。你怕检讨自己。”

  *对自己诚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是一个成功的秘诀。对己诚实,也有人用这句奇妙的话来为它作注:“开放自我”。不过,它也有灰心失望的危险。但也不可把对己诚实,与精神颓丧,溷为一谈。真正的诚实,对于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两面都能顾到。一个人固然应该承认自己的缺点,可是也应该承认自己有能力,可以改过迁善,操练德行的上进。

  *对自己诚实,能帮助我们,承认自己种种的弱点和有限的能力,一如我们实在的情况;更重要的是,它也能帮助我认同别人的弱点,及瞭解他们实在的情况。

  有一位和气而胆小的女老师,负责要教一班很顽皮而难管教的学生。其中有一个十四岁,名叫约翰的孩子,更是顽劣成性,竟敢在教室里引起一场大骚动。那天下午放学后,那位女老师同他个别谈话,问他为什么在教室里那样不守规矩,捣乱秩序。那个孩子看了她一眼,不高兴地答道:“因为在妳上课的时候,捣乱不守规矩,是那么容易的事。”女老师叹了一口气,说道:“这个我也知道,我常害怕像你这样的孩子。不过,我很乐意帮助你。你真的不愿意有人喜欢帮助你吗?”出于那位女老师意料之外,那个野孩子居然被她驯服了,说出了他的秘密,他的痛苦,贫困和孤独无靠的情形。

  鲍思高往往这样说:“魔鬼的一种圈套,就是使人对神和自己不诚实。”

  摘自:《爱的教育法》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