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
爱的教育法(十八) 教育儿童养成愉快的性情 一天傍晚,小鲍思高和他的哥哥约瑟两人遥望西下的夕阳:西边的天空好像着了火,烧得通红;有些浮云,却镀上了一层黄金。 两个孩子同声欢呼:“妈妈!您看!多么美丽啊!” 妈妈知道在这些小事上,教小鲍思高欣赏神在自然界所表现的美;这样,使他平静地度过他愉快的童年。 少年鲍思高在基爱理学校上学时,成立了一个很特别的组织,即“同乐会”。会员们应该过快乐的生活。会规很简单,只有两条,光明一如皓日。 第一条会规说:“同乐会的会员,必须远避一切不宜于好信徒的言语和行动。” 鲍思高升了神父之后,屡次问儿童说:“你愿意作鲍思高神父的朋友吗?” “噢!当然愿意!” 鲍思高要孩子们常欢乐愉快。快乐是最适宜的气氛,使那些像娇弱小树般的儿童成长壮大起来。 *应使儿童习于喜爱和欣赏神所创造的自然景物。例如使儿童观赏映照在海面上的皎洁月光,或散布在草原上的牛羊。愉快是内心一种轻鬆、自在、欢欣、兴奋的情绪,包含一种诧异和神秘的感觉,也具有一些自谦和知恩的心情。它能使人忽然注意到许多生动的东西:一张树叶、一朵小花、一片浮云,一只在花丛中嗡嗡作响的蜜蜂,一只轻疾地飞鸣的燕子。 【注】:亲近大自然,塑造属神的性情。(罗一20) *应使儿童习于体味家庭生活的乐趣。孩子们如果觉得自己是家庭里被人疼爱的人,心中自然就会感到快乐。在某些日子,如圣诞节、复活节,或其他的节庆,就会觉得比平时更快乐。小说家史提文森写道:“没有快乐,什么也没有了。”快乐的时候,好比耕地的犁,把枯乾荒芜的泥土翻鬆。 *为能得到真正的快乐,必须使儿童习于保持心灵纯洁无罪。鲍思高要儿童们“作更好的孩子,更小心远避罪恶”。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充满清新的朝气,富有进取的精神。有了神,恩宠在自己的心灵里,即使肉体上要忍受一些痛苦,也会心情开朗,轻鬆愉快。英国自然科学家杰弗烈,生活贫困,且患有重病,却享有神很多的恩宠;祂坐在轮椅上,欢呼道:“每一根小草是我的;我爱它们。每一只在天空上翱翔的兀鹰也是我的。有什么比牠在蔚蓝的天空上所画的曲线更美的呢?啊!幸福的日子!” *必须使儿童习于彼此团结。这就是相亲相爱的快乐,即圣经所谓“圣徒相通”的快乐,也就是说,大家觉得在神里面,彼此都像兄弟姐妹一般的快乐。神使我们彼此联合,互相共融。必须使儿童明瞭,如果他们许多人团结在一起,比各自分散时效力要大得多。儿童需要与同伴和睦共处,才能成为真正完善的儿童;他们必须生活在友爱之中,才能真正作神的儿女。孤独的人,不算得是十足的基督信徒。“快乐真正的酵素,就是友爱,就是爱人如己的爱德。” 摘自:《爱的教育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