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忠告集
法兰西斯

    
  法兰西斯忠告集的首要目的,可能只是为了激励初期的弟兄们去过正常的“福音化生活”。事实上,这些简短的文字流露着福音的精神,时至今日,对于灵修生活,我们仍不断从中获取神益。

  欲将每篇忠告的发表日期,以及发表在何种场合下,明白指出来是不可能的事。连要确定忠告篇的编辑年代也做不到。最古的手抄本即是亚细西手抄本,时近1245年,已经给了我们下面这一套忠告全集了。只是对于分段,有些人表示了不同的意见罢了。

  此外由“三伴记”我们得知在圣灵降临会议席上,法兰西斯在聚集一起的弟兄面前讲过话。这和威特利雅各枢机(Cardinal Jacque de Vitry)所说的正相符。所以在这忠告全集里,我们必然有了法兰西斯对他初期弟兄所作的训话和劝言的摘要。(也许他有时用土语说话)。

  有一位名叫亨利.魏娄(Henri Willot)的古作家,曾被一位有名的修会编年史学家路加.瓦丁(Luc Wadding)提到的,他好像将这全部《忠告集》分为两大类:一类属于训诲(第一篇至第十二篇),另一类则论真福(第十三篇至二十八篇)。

  殊堪注意者是:全部忠告的内容几乎全在小兄弟会规内再度发现,甚至有时使用原已用过的字句。这些简短的忠告,使得当时“小兄弟会”活出基督的形像。

  《忠告集》共二十八篇,我们摘录于下:

  第二篇 私意造成的罪恶
  主对亚当说:“伊甸园中所有果树,你可随意取食,惟有知善恶树的,切不可食。”(创二16-17另译)
  乐园中的一切树,亚当原可享用;只要不违命,他便没犯罪。
  若我们将自己的意志归为己有,并将基督在我内心中所说或行了的一些善事,归功于自己而妄自尊大,那时我们便是在吃知识善恶树的果子。人若听行魔鬼的建议,不顾神的禁令,那时,果子就变成知识的恶果,应当承受由它而来的惩罚了。

  第五篇 不要夸耀,只应夸耀祂的十字架
  人啊!试想神将你提拔到何等完美的程度!祂曾按照祂至爱圣子的肖像,造了你的驱体,并依照祂为神的模样,赋给你一个灵魂。(创一26)
  可是天下所有的受造物都事奉他们的造物主,各按其本性去认识他,服从他,都比你强。钉死祂在十字架上的人不单独是魔鬼,而是你和魔鬼合伙钉死了祂。今日你享受着罪恶的乐趣而继续在钉祂!
  所以你有什么可夸耀的呢?
  即使你十分聪颖,非凡智慧,通晓一切学识,即使你能注释语文,洞彻天父的奥秘,但这一切的一切并不能使你有所夸耀;因为一个堕落的人也知道关于天父所有的知识,及知道关于受造物所有的知识,早已超过了全天下人所有的知识,超过了世上某人因着神的特殊光照,超绝智慧,而知晓的一切。即使你是人中最俊美、最富有的一个,也许你能行神迹甚至驱赶魔鬼,但这一切都要起来反抗你,因为这一切都不属于你,你都不能引以为荣。
  我们能引以为荣,只有我们的软弱,(林后十二5)并日日背负我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

  第六篇 师主圣范
  全体弟兄要思念;大牧人为了拯救祂的羊,如何忍受了十字架的苦刑。
  祂的羊为了追随祂,饱尝了困苦、窘难、耻辱、病弱、考验等,(约十11,来十二2,约十4,罗八35)而他们由神接受的酬报便是永生。
  我们身为神仆人者应知惭愧;因为圣人们脚踏实地行了善,而我们只知援引并宣讲其善行,藉以沽名钓誉。

  第七篇 追求学识应以行善为目的
  使徒约翰说:“因为字句叫人死,精意(圣灵)是叫人活。”(林后三6)
  凡只求熟悉文字,以期在人前显得更有学识,并可获得大量财富,使亲友得到利益的人便是为文字所杀害者。
  凡只想认识圣经的文字,并向他人诠释圣经的意义,而不愿随从圣经之精意而行事的修士也是为文字所杀害者。
  人若以言行,将自己已经取得和有意取得的知识,归于万般美善的至高神,而不归于自己,他才是因圣经之精意而获得生命者。

  第八篇  避免嫉妒
  使徒说:若非受圣灵感动,没有一个人能称“耶稣是主”的。(林前十二3)故(若无圣灵帮助),没有人能行善,连一个也没有。(诗五十二4)
  凡因神藉某弟兄所宣讲和实践的善行而心怀嫉妒,这人便犯了一个渎上之罪,因为这人是嫉妒了宣扬、实践一切善言善行的至高神。

  第九篇 爱仇敌
  主说:“要爱你们的仇敌。”(太五44)如果有人因爱神而对别人的罪行,感到难过、不快,并以实际行动向罪人证明自己的爱,而不注意自身所受的伤害,这人才是真正在爱他的仇敌。

  第十篇  克制肉体
  有许多人犯了罪,或遭受了别人不义的打击,便将过失推到魔鬼或别人身上。这是不该有的作风,因为每人都有一个在他手下的仇敌,就是那牵引他犯罪的肉体。
  凡对他手中这个仇敌善加看管,明哲提防而不为它所害的仆人是有福的;因为只要他能这样,别的任何看得见,或看不见的仇敌,都不能伤害他。

  第十一篇  因人犯罪而忿怒
  除罪恶外,任何事物不应使神的仆人动怒。如果有人犯了罪,不论他犯的是什么罪,假使神的仆人不因爱心,而因其他动机感到烦恼,这人的生活才是正直而无牵挂的。
  凡不替自己保留任何事物,实行将该撒的物归给该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太二十二21)这类人是有福的。

  第十二篇  如何辨认主之神
  看,由下列一点,可以辨认神的仆人是否拥有神的圣灵:假如神藉着他行了善事,他本人──常常克制行善的肉身──并不自大,反而更自卑下,自视远不如一切人,这便是拥有神的圣灵的证明。

  第十三篇  忍耐
  如果神的仆人万事亨通,一切如意,就不能看出他忍耐与谦逊的程度如何。一旦应该尊重他权利的人们反而企图剥夺其权利,这时他所表现的忍耐和谦逊,不多不少正是他所拥有的忍耐和谦逊。

  第十四篇  神贫的精神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好多人热切注意读经祈祷,并时常禁食克苦。但为了一句对他们似乎是一种侮辱的话,或是剥夺了他们的一件事物,看,他们立刻就烦恼不安起来。这些人没有真正的灵里贫穷精神:因为真有灵里贫穷者,恨恶自己,(路十四26)并爱打他脸颊的人。(太五39)

  第十五篇  灵魂的平安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称为神的儿子。”(太五9)纵然在世上忍受了许多苦,但为了爱我的主耶稣基督而始终保持身灵的平安,这人才真是使人和睦者。

  第十六篇  心地的纯洁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神。”(太五8)凡轻视事物而寻求天上财富,并以纯洁的心灵不断朝拜、注视永生的真神者,(彼前一9)才是心地纯洁的人。

  第十七篇  行善应心怀谦诚
  仆人因神藉他说了善言,做了善事,若他就像神藉别人说了做了一样,并不自大,这仆人是有福的。
  只想从别人手里有所接受,却不愿将自己的献给神的人,是在犯罪。

  第十八篇  同情他人
  谁若尽自己的棉薄之力,竭诚扶助他人,一如他本人在同样情况下,愿望别人扶助他一般,这人是有福的。

  第十九篇  将一切的善归还主
  神的仆人若将他所有的善全部归还神,他是有福的。但,他若将某善行保留给自己,便是将主赐的银子深埋藏起来,(太二十五18)那么,连他以为是自己拥有的,也将被夺去。(路八18)

  第二十篇  虽蒙荣誉仍应谦逊
  神的仆人在受人赞扬和抬举时,不自以为好过别人,一如被人视作卑贱、简陋、可鄙时一样,他是有福的;因为人在神面前有多少价值,一点也不能多。凡被人高举而不肯自动下来的修士是有祸的。反之,若位居人上,并非出于自愿,同时又常愿位居人下,这仆人是有福的。

  第二十二篇  力戒轻浮与多言
  仆人不为抬高自己的身价,也不为炫耀自己的才学,或本人完成的善行而发言,并且不急急于发言,(箴二十九20)只慎重考虑什么是应说的,什么是应答的,他是有福的。
  反之,若不将主示知他的善存在心里,不以善行使人受益,但急于使人知道他的身价,他的报酬尽于此了。(太六2-5)而且听他讲话的人,也得不到多大好处。

  第二十七篇  美德驱除恶习
  那里有爱心和智慧,便无恐怖,(约一4、18)与昏愚。
  那里有忍耐和谦诚,便无忿怒与扰乱。
  那里有虚心和喜乐,便无贪婪与吝啬。
  那里有平静和沉思,便无挂虑与分心。
  那里有敬畏神之情,看好门户,仇人便无法潜入。
  那里有仁慈和智慧,便无苛刻与夸张。

回目录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