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雅歌(十七)

(法)圣.伯纳德  原着
(美)伯纳德.班雷翻译

  第三十六讲

  无知与知识

  无知有不同的形式,我们对自己的无知;我们对神的无知。我们对许多不关乎我们救恩事物的无知;我们对许多技能手艺,诸如对木工和水泥的无知,这都是不要紧。博览群书也不会使神喜悦于你。取悦于神的,乃是我们生命的品质,而不是我们的知识。

  希伯来书作者,曾例举那些神所喜爱的人,(来十一)都不是由于精通文学艺术,而是因“无亏的良心、无伪的信心”。(提前一5)这些人在世时取悦于神的原因,是赖他们生活上的见证,并非赖他们学问渊博。保罗、安得烈,以及其他各位使徒,都不是从修辞学家或哲学家的学校里选拔的;可是我们的救世主却藉他们“在地上施行拯救”。(诗七四12)“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胜过所有活着的人”,(传一16)如某一位圣徒论到关于自己的服事承认过的。“而是因忠信谦和,神就从众人中拣选了他们”,如保罗所说:“因祂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祂。”(提前一12)使他们成了圣者,成了师傅。然后,“他们将生命的道路指示世界”。(诗十六11)“也没有用高超的言论”,(林前二1)或人间智慧博学的语言,而是如神所愿意的,“以愚妄的道理来拯救那些相信的人”,(林前一21)“因为世人没有凭自己的智慧,认识神”。(林前一21)

  我并非在贬损教育,学识对教会一向是十分宝贵的。“智慧人必发光,如同天上的光;那使多人归义的,必发光如星,直到永永远远。”(但十二3)不过同时,“…知识是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因为多有智慧,就多有愁烦;加增知识的,就加增忧伤。”(传一18)保罗说:“我凭着所赐我的恩对你们各人说: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看得合乎中道。”(罗十二3)“若有人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按他所当知道的,他仍是不知道。”(林前八2)

  知识有不同的重要性,最有价值的知识可以加增灵性,对你与你亲近的人皆有帮助。先知如何得救,再知如何用心切慕爱心,最后是如何使自己成圣,以及如何成为别人的榜样。有些人追求知识是为了好奇,另一些人枉然的欲累积知识以求名声。还有许多人是想以受教育来致富。由爱心来推动的教育,方能服事他人。由于谨慎而获致的知识,可对你的心思大有益处。只有后两者,可算得上是没有妄用知识。求知识是为了所有其他的目的,我们得到如下的警告:“人若知道行善,却不去行,这就是他的罪了。”(雅四17)

  不消化的食物有损健康,而不会滋养身体。因此,只记得一大串属灵的事实与资料,也都是未曾在爱之火上烘烤过的,没有渗入灵魂某些关节,(来四12-13)即实际行动中,经消化,未经生活证实真正是好的知识,这样的知识岂不是将被算成罪过吗?经上岂不是说:“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路十二47)

  不过我也知道使徒保罗说过:“知识会使人傲慢自大”;(林前八1)智者又说:“智慧愈多,烦恼愈多;学问越广,忧虑越深。”(传一18)你可以看出,知识是有区别的,有的使人傲慢自大,有的则使人忧虑。我却愿意你晓得,何种知识为你得救更有益,何种更必要:是使你自大的知识呢,还是使你忧虑的知识?我不怀疑,你应该重视使你忧虑的知识,胜过使你自大的知识。因为自吹自擂只不过伪装健康,惟有痛苦才真正要求健康。而要求健康者方能接近痊癒,“因为凡求的,就必得到。”(路十一10)总之,“神医治心灵破碎的人”,(诗一四七3)“却抵挡骄傲人”。(雅四6、林前五5)使徒保罗也认为:神抵制骄傲人,而赐恩宠予谦逊人。

  因此我愿意灵魂在一切之前,先知道自己。这本是情理必然的要求,也是为人最有益,完全合乎顺序的。我说合乎顺序,因为我们最先是为我们自己而生活;至于说最有益,因为这样的知识不会使人傲慢自大,反而使人自谦有益,因而是为建筑房屋作准备。因为灵性的建筑物若不以谦逊作牢固的根基,绝对不能稳固。然而为得到真正的谦逊,除非以真理为依据,灵魂不可能找到更有活力、更合适的方法。只有真理使人不弄虚作假,“凡心里没有诡诈”,(诗三十二2)而是面对面正视自己,不转目他顾。在真理明亮的光线下这样注视自己,岂能发现不了自己不合于真理之处?当他真正悲惨的状况已无法掩盖时,他必然哀伤自己的悲惨,岂能不同先知向神呼号说:“你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诗一一九75)因为灵魂若真正认识了自己,当然看到自己陷于罪恶的重负之下,被这该死的肉身,像一块大石一样,压得喘不过气来。地上各种顾虑把自己箍得死死的,肉情的贪图,像腥臭的污泥一样,周身涂遍;双目失明,腰背伛偻,虚弱无力,错误百出。置身于千万种危险之中,时时胆战心惊,条条困难左右牵制,疑虑丛生,不得安心,万般急需,纷纭扰攘;趋恶如滑坡,修德似登山,如何能不从心里自认卑微?还怎么敢高视阔步,昂首傲慢?难道他不是如芒刺在背,更加自顾羞惭吗?我说他一定要掩面涕泣,或放声大哭,自认卑微,向神呼号说:“求你医治我,因为我得罪了你。”(诗四十一4)的确,灵魂转向神,即将得到安慰,“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神。”(林后一3)

  我注视我自己无论多长时间,我的眼睛一直是酸苦的。但是我若抬眼仰望神,期待神仁慈的扶助,我必欢欢喜喜看见神,立刻减轻我看见自己时的痛苦。这时我向神说:“我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从约但地,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你。”(诗四十二6)看见神并不是一件平凡的事,而是体验到神的宽宏大度,“一如祂的确是宽仁慈悲,迟于发怒,常懊悔降灾。”(珥二13)原来神的本性就是美善,祂独有的特徵就是怜悯及常常宽恕。当人先在困厄时认识自己,就能逐步上升,体验并认识神,而且为他的得救有利。这时他将呼求神,神也将俯允地说:“我必拯救你,你要光荣我。”(诗五十15)这就是从认识自己到认识神的顺序,如使徒保罗说“且穿上新人,这新人即是照创造他者的形像而更新,为获得知识的。”(弗四24)此刻,“你将以敞开的脸面,满怀信心反映主的光荣,渐渐地光荣上加光荣,都变成了与主同样的肖像,正如由主,即神在我们内所完成的。”(林后三18)

  总 结

  你已经应当看出,这两项认识为你得救都是如何必须的。你若想得救,二者缺一不可。因为你若不认识你自己,就不可能敬畏神,也就不可能谦逊。不敬畏神,又没有谦逊,而自以为可以得救,你自己看看能否办得到。

  各位在下面坐立不安,明显是叫我不需要再讲下去了。其实我们都还有其他的事情要做,也许我应该尊重那些正在打瞌睡的人,就不往下讲了,我本打算在一次讲章里,把两类的无知讲完,可是你们已听得够多,而感到乏味了。我看到你们在打哈欠,在打盹。我并不意外;昨晚你们守夜的时间拖得很长,所以可以得到原谅。不过我不知道那些在守夜时打盹,而此刻仍在打瞌睡的人说什么好。爱心促使我暂不详论,我就先讲到这里。愿我的怜悯能促使那些人来与我共同将荣耀归于这位新郎,我们的主,祂是神,“……乃是可称颂的,直到永远,阿们!”(罗一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