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近代印度教会的复兴

一位青年宣教士的见证

  一、这只是刚开始

  在印度西满海岸的交趾市,召开的全亚洲基督教奋兴大会的会场大厅,此刻是鸦雀无声;只有受到感动的会众那种经克制的轻柔啜泣声。圣灵以那无比的力量在大厅里运行;从而使人认罪悔改,并呼召男女参与祂的职事。在大会结束之前,出席为数有一千二百名牧者以及教会领袖当中,有一百二十名走到台前,回应前往“印北的呼召”。

  他们不是说:“我愿意去。”而是直截了当的说:“我去。”

  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要远离家庭、村庄、家族、生意或者事业,前往那被人仇视,也为当地人所惧怕之地。当时,还有六百名牧者,誓言他们返回自己的教会之后,将招募更多的宣教人士,远离南方而去印北拓荒。

  我(即是那位当年舍身前往印北的年青宣道者)安静的站立在那充满圣灵的寂静之中,为那些拥挤在台前的热心牧师祷告。有神的同在,我显得极为低微渺小。

  当我祷告时,内心深感痛楚。在台前那些人的未来岁月中,有多少人要遭到毒打、挨饿或者受冻,以及孤独?有多少人为信仰而要坐牢?求神祝福保守这些自告奋勇的人;我也祷告,希望有更多的海外赞助者来支援他们。

  这些人要远离物质上的舒适,家庭的照顾,以及个人的弘愿。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在一群陌生人当中的新生活。然而我深悉,当上千的乡民都信靠基督;在印北那从未听到福音的村庄里,能帮助当地人建立许多教会,这些宣教人士便见证了属灵的得胜。

  在大会同我在一起的,有一位来自美国的大卫.米恩,他是美国基督教的广播主持人,也是一位极为认真的基督教复兴的倡导者。他并为这次大会的讲员之一。在事后他见证说:主在这次的聚会中,以一个不寻常的方式掌控了会场。

  他又写道:“倘若主亲临在我们中间,聚会的情形也不会有什么两样。因为敬拜的灵充满了会场;诗歌也唱得有强烈冲激之感;圣灵的能力大大浇灌了每一会众;男士们都在高声呻吟着。我读过美国早期历史中,有两次‘大复兴’的时期,悔改人数众多,但我从未期望亲身体验这次大会的经历。”

  然而,我们的主不仅仅呼召大量当地的工人,祂也在动善工,大量拯救罪人,是我们从未梦想可能的事。只要何处有救恩,来自亚洲各地的人们,便趋之若骛;在一些地区,如印度、马来西亚、缅甸以及泰国,基督教团体增长之快,现今一个月为过去一年的增长量。

  这种大量的悔改以及教会的增长,西方的媒体没有充分报导。神在亚洲这种使人兴奋的善工,理应详细报导;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媒体接触当地太少。除掉在少数几个国家,诸如南韩、菲律宾,真正的故事没有传出来。

  印度宣教活动之展开

  在一夜之间,印度许多当地人的宣教活动都为之展开,便是一个典型例子。那是由于印度南方的一位主内弟兄,他从前是一位军官,但放弃了职务与军中事业,来帮助在印北成立一支福音队伍。他如今领导四百多名全职的宣教人员。

  如同其他的当地宣教领袖,他训练出十个“提摩太”;他们几乎像军事那样精准的指挥工作。每个“提摩太”领导数十名宣教人员;而那数十名的人员,每人又有他自己的“门徒”。

  这位前军官,同他的妻子,彷效保罗当年传教的方式。在一次宣教为时五十三天当中,他和他的家人坐牛车或者徒步,到奥立沙省最落后的土著地区;在那里,冒着酷暑,他们在那些仍过着原始生活,被形容带有兽性的部落蛮族中工作,结果却有数百人认罪悔改,归入基督。在整个的宣教旅程当中,每天都在那群土着中赶出污鬼,疾病是奇迹般的得到医治。还有数千人,曾做偶像与邪灵的奴隶,而今却殷切的来听福音。

  仅在一个月期间,他将十五个悔改信主的小群,纳入一些新的教会,并派遣当地的宣教人员来支援,并且建立他们的信心。

  同样奇迹式的运动几乎在印度每一省,乃至亚洲其他国家,均已开始。

  宣教士耶稣.达斯

  有一位土著的宣教士,名叫耶稣.达斯,当他初到一个村庄,发现那里没有一个信主的,为之震惊不已。那里的村民敬拜上百种不同的神,有四个巫师,以他们的巫术来控制村民。

  传说当中,曾指出这些巫师如何能以巫术杀害村民的牲畜,以及毁坏他们的收成。村民会突然间生病,以及无缘无故的死亡。村民生活在那种摧毁与捆绑之中,简直难以想像。由于他们完全被黑暗的权势所控制,所以脸上满是疤痕、软弱无力,以及死亡的痕记。

  当耶稣.达斯向村民讲述基督的事,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一位神,祂不需要牺牲奉献,便可以使祂息怒。当耶稣.达斯在该村的市集继续传教,许多人都前来,要认识这位主。

  然而,这便触怒了巫师;他们警告达斯,如若不离开这个村庄,他们就会请他们的诸神,杀死他、他的妻子以及他们的孩子。可是耶稣.达斯并未离去;他继续传教,而村民也继续蒙恩得救。
终于在数周之后,巫医来到耶稣.达斯那里,求问他的能力由何处而来。

  “这是头一回,我们的巫术不灵光了。”他们告诉他说:“我们做完了印度教礼拜之后,要求那些邪灵去杀害你们全家;可是那些邪灵回来说,牠们无法接近你和你的家人,因为你们永远被火焰围护着。于是我们召唤更有能力的邪灵来对付你们。没想到牠们也无功而返。牠们说:你们不仅是被火焰守护着,周遭还有天使护卫你们。”

  耶稣.达斯便又对他们讲述基督的事。圣灵判了那些跟随污鬼人的罪,并且审判即将临到。那些村民满面是泪,认罪悔改,接受了基督作为他们的主。结果,有数千的村民也由罪与捆绑中得到自由。

  泰国乡村传道

  在泰国,透过一个民间组织,有两百多名宣教人员做乡村传道开垦的工作;有一个小组在两个月当中,便分别向为数一万零四百六十三人分享他们个人的信仰;其中,有一百七十一人信靠基督,同时有六间教会成立。在同一时期,又有一千多人信主。要知道,这是发生在一个佛教的国家;这样的丰收,是从所未见的。

  像这种书面报告,几乎亚洲每一国家的当地宣教队伍每日都有送来。而我相信,这只是“复兴之雨”的最初数滴而已。为了要取得必要成果,我们要派遣数十万,乃至更多的宣教人士。我们不再祈求众所周知的“祝福阵雨”;而是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神要给我们祝福的大雷雨。

  我个人是怎样参与亚洲这惊人的属灵复兴工作,乃是由于我母亲,一位单纯的村妇,长期为我祷告所致。

  二、“主啊!让我其中一个儿子传道吧!”

  阿恰玛双眼充满咸湿的泪水;但这泪水并非由烹饪的油烟,或者锅中辛辣的味道所引起。她感觉时间不多了。她的六个儿子都已长大,管不了他们了。可是这六个儿子当中,却没有一个是要进入福音的职事的。

  除了那最小的儿子,也就是大家都叫我小“约翰纳钦”的,我母亲的其他儿子看来都注定要从事属世的工作。我的哥哥们似乎都满足在印度西南,靠近阿拉伯海的可罗拉省家乡附近居住与工作。

  “噢,主啊!”我母亲绝望的祷告:“就让我其中一个儿子传道吧!”就像圣经中的哈拿,以及那么多成圣的母亲一样,我母亲把她的孩子们都要献给主。那天,她预备早餐的时候,曾发誓要暗暗的禁食,直到神应允她其中一个儿子进入事奉。在其后的三年半里,她每个礼拜五都禁食;而她的祷告也从未改变过。

  然而,什么事都没有发生。最后,只有我,骨瘦如柴,长得矮小,是我们家中的老么,还没有到做事的年龄。看来我也不会去传教。虽然我八岁时,在一次宣教大会中站起来决志过,可是我又羞怯,又胆小,所以将我的信仰深藏不露。我没有领导的才能,也避免运动以及学校的一切活动。不超出家庭与乡间生活,我就觉得很舒坦;我这个如影随形的身体,出来进去,无人留意。

  母亲的祷告得到了应允

  于是,到了我十六岁,我母亲的祷告得到了应允。从“工作机动组织”派来的一个福音宣讲队来到我们的教会;劝大家要前往印度北部工作。我当时那九十磅的身材,却将那福音宣讲队的每一句话,以及他们所放映的印北幻灯片,都印进我的脑海里。

  在印度西北与巴基斯坦连接的拉加斯坦省,与东北跟尼泊尔相连的边境那炎热干旱平原,从未接触基督的乡村。在那里传教,会受到毒打与挨石头袭击的。

  由于西部高止山脉高峰的阻隔,在印度西南马拉巴尔海岸青葱的丛林之一隅,便是我所认识的家园。而马拉巴尔海岸,早经古老基督教团体薰陶;当纪元后五十二年,由于与波斯湾的贸易,而使得圣多玛便将基督耶稣介绍给附近的克拉纳哥尔。另外还有犹太人,早在二百年前已经到达了印度南方。印度西南方海岸,以及我本人,都没有例外的接触了基督教。

  当这支福音宣传队不遗余力的将印度这个国家其余之地,大约有五十万村庄没有听过福音的情景,其失丧的情况,说得明明白白,我感到出奇的难过。就在福音队来到我们教会那一天,我就发誓要帮助将耶稣基督的福音带给那北印陌生而神秘的省份。当他们劝人“抛弃一切,跟随耶稣”,我便未经思考的奋身而起,同意参加暑期学生小组,前往那从未接触到福音的北印蛮荒之地去传教。

  我的决定进入神的职事,大部份由于我母亲忠实的祈求。虽然我还没有意识到后来所理解的,要由神来呼召,我母亲却鼓励我,要我顺从内心的感动。当我宣布我的决定,她二话不说的给了我二十五个卢比,那是足够我坐火车的车钱,便动身前往特立凡德兰市的宣道总部去报名。

  在那里,我却遭到生平第一次的拒绝。基于我年龄太小,宣教的主管们不准我参加前往北印的宣教队,不过我可以先参加每年在卡尔纳塔卡省班哥罗尔市所举办的训练营。于是在那里,我生平第一次听到宣教的名人乔治.维渥的讲话,而且从未有人像他那样激发我要献身于惊歎而激进的“使徒”生活。他讲到神对这失丧世界的旨意是摆在个人、家庭与事业之前,我极为感动。

  当夜,我独自躺在床上,跟神与自己的良知争辩。在凌晨两点,我的枕头被汗水与泪水湿了一大片,我畏惧的摇着头。神要我在大街上传教,该怎么办?我怎敢在公共场合,站起来讲话呢?如果我被石头打,挨揍怎么办?

  我太了解我自己了。我跟朋友谈话时,都不能正眼看对方,更何况在仇视的群众面前,代表神讲话呢。要我讲话时,我真能了解当年摩西被呼召时的心情。如今我所表现的,与他别无二致。

  可是突然间,我感觉并不是独自在房里。一种极大的爱与被爱充满了这地方。我感到神的同在;于是我下床,跪在床边。

  “噢,神啊!”我降服的屏住气息,“我愿意把自己交给你,为你宣教,可是要请你帮助我,让我知道你与我同在。”

  早上醒来,看到的世界与人群全然不同。当我走在外面,印度的街景与先前一样;孩子们在大人的裤裆下,鑽来鑽去的玩耍;牛、猪、鸡等在街上漫步;小贩在他们的头顶上,顶着新鲜水果与鲜花的篮子。以前我从未感觉到,此刻我是以超然而无条件的爱来爱他们。彷彿神的目光代替了我的;我能看到天父所看到他们的一样,那些失丧而需要救恩的人群,他们大有可能荣耀与反映神自己。

  我走向车站,满眼是爱的泪水。我知道这些人都在奔向地狱,但神却不要他们走向那里。我突然间,对这些人有一种负担,不能再往前走;必须要停步靠牆而立,以免跌倒。事情就是这样:此刻我感到神对印度失丧的人群那种爱的负担;祂那慈爱的心在我心中跳动,我几乎不能呼吸。这种激动极为强大;我不安的来回踱步,以免双膝因惧怕而打颤。

  “主啊!”我内心呼喊着:“如果你要我做什么,就请说,但要给我勇气。”

  我祷告完毕一抬头,望见一块大石头。我即刻便深知我必须爬上那块石头,在汽车站那里,向群众宣道。我攀上了巨石,感觉有一万伏特电流的那种力量贯穿我的全身。

  我先以唱出简单的儿童合唱歌曲来开始;那也是我唯一会唱的歌曲。当我唱完之后,有一群人站在我的脚下,石头的面前。其实,我并没有准备开讲;但突然间,神接手,祂那慈爱的话语,充满了我的口,开始对那些穷苦人群,就如当年耶稣命令祂的门徒去做的一样。神的权能贯穿了我全身,我遂有超人的胆量。话语从我嘴里说出来,是我从未知道自己有的,显然那能力是由上面来的。

  福音队的其他队员都驻足来聆听我的讲道;他们对于我的年龄以及呼召,就再也没有提起过了。那是1966年,在其后七年,我继续参与流动的宣教队。我们在印度北部流动;每到一个村落,都停留不久。每到一处,我负责在街上宣教;其他队员就负责派发书籍和小册子。偶尔,在很小的村落里,我们会挨家挨户作见证。

  我对印度乡民以及贫苦的那种殷切而强烈的爱,与日俱增。人们甚至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甘地人”,因现代印度之父“甘地”而得名。如同甘地,我会自动认为印度的乡民,要他们知道耶稣的爱,必须由爱他们的棕色皮肤土着说给他们听不可。

  当我研读福音书,我愈了解耶稣深悉接触贫苦大众的原则。祂当年避开大城市、有钱人、有名与有权势的人,却在贫苦劳动阶级当中关怀祂的职事。假如我们接近穷人,那么我们就已接触了整个亚洲的大众。

  与饥饿及贫穷争战,乃是一场真正属灵的争战;而绝非当政者所令我们相信的,是一场物质或者社会的争战。那唯一能有效的在亚洲战胜疾病、饥饿、不公正以及贫穷,便是耶稣基督的福音。来看那饥饿的孩子忧鬱的眼神,或者看到一个吸毒者那浪费的生命,便是看到撒但掌控这世界的唯一证据。所有的坏事,不论是在亚洲或者美洲,都是撒但所为。撒但乃是人类最终的仇敌。在牠那不可忽视的能力范围内,牠要杀害及毁坏人类。与如此强大的敌人作战,要靠物质的武器,无异于用石头来打装甲车。

  传福音的争战经历

  我永远都不会忘记与恶魔势力那场富有戏剧性的争战经历。那是在1970年一个闷热而特别潮湿的日子里,我们在印度西北的拉加斯坦省,所谓“沙漠之王”那里布道。

  我们习惯是在街上宣道之前,我的七位同工与我站着围了一个圈,拍手唱一些基督教的民歌;有一大群人聚集在那里,我便以当地的土语--印地语开讲。有许多人都是生平第一次听到福音;也都很热诚的索取福音书以及小册子来读。

  有一个年轻人,来到我面前,索取一本福音书。当我跟他谈话时,我灵里感觉他是十分渴望认识神。当我们准备爬上我们的福音旅游车离去时,他要求加入我们的行列,便自动上了车。

  当我们的旅游车往前蹒跚开动时,他却又哭又喊:“我是个罪恶深重的罪人,”他尖叫着说:“我怎能配跟你们坐在一起?”说着,他便要由活动的车子往下跳。于是我们抓住他,强制把他按下来,以免他跳车受伤。

  当时,他留在我们的基地;翌晨,他又加入我们的晨祷。当我们正在赞美以及代祷中,听见突然的一声吼叫。原来是那个年轻人,躺在地上,舌头伸出嘴巴之外,而两个眼珠却深陷在眼眶里。

  我们身在异教之地的基督徒,即刻便知这个人是被污鬼附了。于是我们将他围在中间,当污鬼藉着这个年轻人的口说话时,我们开始以权柄来挟制那地狱的势力。

  “我们是七十四个……过去七年当中,我们使他光脚走遍印度各地。他是我们的……”牠们(污鬼)继续说着。出言亵渎与咒骂,向我们以及我们的权柄挑战。

  然而当我们三人祷告,那些污鬼便不能再附在那年轻人的身上;当我们奉耶稣的名,命令牠们离开,牠们便都出来了。

  这个年轻人,名叫孙大.约翰。他得以释放,便信靠耶稣,并受了洗。后来,他就读圣经学院。主用他教学,向数千人传讲基督。由于他那卓越的职事,有数间印度土着的教会已经成立。这皆出自于许多人都要将之送进疯人院的那个年轻人所为。其实,在亚洲有数百万人像孙大.约翰,被污鬼所矇骗,做了牠们那可怕的激情与色情的奴隶。

  这样的奇迹促使我走下去,一村一村的传教,一共走了七年。我们的生活若读起来,有如“使徒行传”的书页。大多数的夜里,我们都是睡在村庄与村庄之间路边的沟壑里,因为这种地方比较安全。睡在不信基督教的村庄里,便是陷于诸多的危险。我们的福音队永远会引起一阵骚动;有时候我们甚至面对着石击与毒打。

  这些流动的福音队,我与之同工的,也是我经常领导的,对我就像一个家庭似的。我那时已开始喜爱那种吉普赛式的生活了。为了基督的缘故,必须一站一站的去宣教,便将自己完全捨弃。我们被迫害,仇恨,轻视。然而,我们要继续走下去,因为我们深悉在那些从未经历到基督的地区,为福音而拓荒。

  在拉加斯坦省的本迪城乡,在那里传福音,我是第一次被揍,并挨石头打。我们的书籍和小册子经常被毁。看来那些暴民永远在监视我们;我们在街上宣教,有六次被他们哄散。那时,我们的福音队领导开始在其他地方宣教,尽可能避开本迪这个城乡。三年后,一个由当地人组成教队伍,由新人来领导,又重新在这个交通繁忙的城乡宣道。

  有一次几乎是刚一进本迪城,就有一个当地人撕毁了我们的书籍以及单张等,又掐着我们一个十九岁的宣教队员,名叫撒母耳的脖子。虽然撒母耳被揍的半死,但他还跪在街上,为那充满仇恨乡城失丧之人的救恩祷告。

  “主啊!”他祷告说:“我还要再回到本迪这里来服事你。我宁愿死在这里;但我要回来,在这个地方服事你。”

  许多年纪大一点的基督徒都劝他不要再回去。可是撒母耳决心已定,他果然又回到本迪,在那里租了一间小屋。书籍和小册子寄到之后,他又面对诸多的困难来宣教。今日,有一百多人在一个小教会聚会;那些一度逼迫他的人,如今都敬拜主耶稣,像当年使徒保罗的情况一样。

  这就是那种将耶稣基督福音传向全世界的承诺与信心。

  有一次我们是在黎明时分,在一个乡城宣教。可是在前一天我们在附近的村庄宣教,那消息早已传出。当我们在路边的小摊子上喝早茶时,当地的军事头领很有礼貌的来到我面前;他说话的声音放低,以显示他的一些感情:“赶紧上车,五分钟之后离城,否则我们要烧车,连你一块烧死。”

  我知道他是认真的,因为他的背后有胁迫的群众支持他。虽然那天,我们是把“脚上的尘土跺下去”。可是今天,就在那城有一个教会在那里聚会。为了栽种福音的种籽,我们必须冒险。

  我穿梭在炎热而满布灰尘的道路上,以及令人冷得发抖的寒夜,有数月之久。其所遭受的痛苦如今日数千名的土著宣教人士所遭受的一样,目的就是要将福音带给那些失丧的人。在未来的岁月里,每当我回顾那七年来,在乡间的宣教,乃是我一生当中最为伟大的学习经历之一。我们跟随耶稣的脚步;效法并代表耶稣走向那从未听过福音的广大人群。

  我那时是生活在一个十分激动而忙碌的日子里;由于太忙,而又过于兴奋,以致很少想到未来。其实永远有另一个工作摆在我们的前面,我是要改换跑道的时候了。

  三、未来之改变之种籽

  1971年,我被邀请去新加坡,由约翰.哈该所创立的学院,在那里讲学为时一个月。该学院仍在草创时期,是专为训练亚洲教会领袖以及见证基督而设。

  哈该的见证很多。但总的来说,他认为基督徒最能克服困难,可说都是巨人。无论男女,凡是由神那里得到异象,都能坚持去实行。他们对于神的呼召,孜孜不倦,真属应得最高奖赏的美德。

  哈该为第一人,他使我相信在神没有难成的事。在哈该的身上,我发现他就是拒绝接受不可能的事的那种人。在别人所接受那正常困难的界线,在他,根本就不存在。他以世界的眼光以及神的观点来看问题,所以也绝不沾染罪。假如我们不能向全世界传教,那么请问为什么不能?假如人们饥饿,我们能够做什么?哈该拒绝接受这个世界的现况。而我发现他是极愿负起个人责任,成为改变的一员。

  在该学院接近一个月期满,哈该督促我进入从未经历过的最为痛心的自省。我深知在其后数年当中,使我内心极度不安。最后却是促使我离开印度,在海外寻找在我生命之中,神最后的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