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号角响起的呼召

(美)约翰.雷克

  “使徒行传”第十三章是讲述保罗被按立为使徒,以及神差遣他出去传道的故事。保罗在“使徒行传”第十三章以前的时期,从未自己写到他为使徒。当“使徒行传”的作者写到第十三章时,保罗已做了十三年的宣教士与教师。他被按立为使徒,便是记载在“使徒行传”第十三章里。当时的人,真正被神呼召后,就不会有学徒的惧怕了。

  在事奉上,保罗的经历一直在增长。当他开始出去传道时,绝对是受到神的呼召,并且明确知道神透过亚拿尼亚向他表示:服事绝非容易的事,而是一项危险的工作。神向亚拿尼亚说:“起来!往直街去,在犹大的家里,访问一个大数的人,名叫保罗;他正在祷告。……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我也要指示他,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的苦难。”(徒九11、15-16)

  这便是神荣耀的以及被钉十字架的独生子耶稣基督告诉亚拿尼亚对使徒保罗所说的话。保罗不会生活在神圣的喜悦之中;头顶上总有光环随着;享受天堂似的时光;出门有高级大轿车代步。相反,他要面对最严峻的时刻;处于绝望的挣扎;遭遇可怕的经历。在圣经史上,还没有人比使徒保罗忍受更多的苦难。他在给哥林多圣徒们的书信上,曾列出了他所遭受的诸多折磨:“被犹太人鞭打五次,每次四十,减去一下,被棍打了三次,被石头打了一次,遇着船坏三次,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林后十一24-27)

  他们剥了保罗的衣服,执刑的人以最厉害的鞭齿来鞭打他,一直打到他皮开肉绽为止。他无助的倒地,早已不省人事。然后他们向他泼了一桶盐水,为的是避免伤口生蛆。接着就把他丢在地牢里,任他自行复苏。那就是作使徒的代价,也是奉神呼召与服事的代价。但是神说:“……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徒九15)保罗的确够格作为神的使者。

  亲爱弟兄姊妹,我们已丢弃了像保罗那样奉献的特色。在我们这个世代里,神一直在设法恢复那种特色,然而在这方面,神并未能使一般的宣教士有多大的进步。某些姊妹所称呼那种宣教士具有另类的呼召;那不是属天的呼召,也非神的呼召;如果必要,更要面临死亡的呼召。那绝非是使徒保罗所具有的那种呼召。

  你们要知道吗?为什么神不在世界其他各地,而唯独在南非倾倒他的圣灵?这是有原因的。我在下面举的例子就可说明它的原因。我们一度曾有一百二十五位宣教士被派到偏远地区工作。我们这个团体尚属初创,所以不为世界其他地方所知。南非距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在七千英哩之外。英国与美国的距离也有一万英哩。当我们的财务十分困窘,在这种可怕的穷困袭击下,我们只能咬紧牙关忍下去。我曾有一度在窘困时,连一张十元的钞票都不能给主的工人们寄出去。甚至连每人两块钱也寄不出。形势是极度令人绝望。我们做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我真不愿意负责,在不确知他们的生活情况下,还把他们以及他们的家眷留在那偏远之地。

  我们在总部的一些人,在某些状况下,卖了衣服,卖了家中的家俱,卖掉任何可以卖的东西,好能为那一百二十五位宣教士返回参加会议的路费。

  一天晚上,会议正在进行中,我被一个委员会请出会场一两分钟,因为大会中他们要单独谈一些事情。于是我就走出会场去餐厅喝杯咖啡,然后再回到会场。当我再走进会场,发现他们已将座位重新安排,成椭圆形;在一端摆着一张小桌,桌上有饼和酒。老爹范德互,代表一群同工对我说:“雷克弟兄,在你刚离开不在时,我们大家讨论后得到一个结论。我们决定请你来主领圣餐。我们要返回我们的工作地点。即便是要徒步回去,我们也要返回工作地点;即便是要饿死,我们也要回去;即便我们的妻子会死去,我们也要回去;即便是我们的孩子会死去,我们也还是要回去;即便是我们自己死去,我们更要回去。万一我们死了,就请你来埋葬我们吧。”

  翌年,我埋葬了十二位宣教士、十六位妻子以及九名孩童。据我的估算,如果他们有一点点一个白种人的食物所需,那十二位宣教士,连一个都不会死。朋友们,当你们要找出神的大能,何以从使徒时代以来,从未像如今这样临到南非,这就是给你们的答案。

  耶稣基督将殉道的精神注入我们的职事里。耶稣以誓死的精神来建立他的职事。当他在最后一夜与门徒聚在一起时,他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林前十一25)亲爱的弟兄姊妹,这个“说”字非常有意义。因为那是耶稣对十二门徒所立的誓约。接着他说:“你们都喝这个。”(太二十六27)

  朋友们,与耶稣基督在那里为誓约同饮的门徒,便进入了与他相同的约定与决心。那也是立约之真义所在。人们自从那久远的世代以来,都是在酒杯中为他们自己立了誓约。将军们令他们的军队立了视死如归的誓约;在竞赛中也有这种习惯。感谢神,耶稣基督也永远对教会将他的誓约圣化。

  “这是我们立约的血。”“你们都喝这个。”让我们为这世界而死的决心合而为一。你们的血与我的血调在一起。“这是我立约的血。”这是我对你们的要求,也是你们最高的特权。

  亲爱的朋友们,没有可信的史册能告诉我们,是否耶稣的门徒没有一位是寿终正寝的。我们知道,至少有九位是殉道而死的,也许全部都是。彼得是死在十字架上;雅各是被砍头;多马还没有等十字架做好,就被钉在橄榄树上了;约翰被宣判,要在以弗所被下油锅处死,但神救了他。由于刽子手们拒绝再重覆行刑,便把约翰放逐在拔摩岛上。约翰根本不在意这些,所以从未提起。他说:“我约翰,……为神的道,并为给耶稣作的见证,曾在那名叫拔摩的海岛上。”(启一9)这已经说明得够多了。约翰已委身于耶稣基督,不论生死。

  朋友们,那批跟从我的宣教士没有食物吃,也没有衣服穿。有一次,其中一位宣教士由于中暑,神智不清而迷失方向,而我却按照他双脚所留下血迹才找到他。还有一次,我寻找我的一位宣教士,他是二十二岁的英国青年,出身有五百年历史的英国国教宣士的世家。当我到达一个土著的村庄,那老酋长对我说:“他不在这儿。他出去山区了。您知道,先生,他是一个白人,他还没有学会光脚走路。”

  那就是五旬节教会在南非所作出的那种奉献。那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南非有十万土著信主,那也是为什么我们竟然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土著宣教士;那也是为什么在南非,我们拥有三百五十间白人教会;那也是为什么在今天,【译者按:时间是在十九世纪末】我们是南非增长最快速的教会。

  我并非以一种希望来耸恿你们,宣道的路是容易走的。我奉耶稣基督的名来呼召你们,今晚有人愿意为传讲耶稣基督的福音被任命,愿意走耶稣所走过的路,使徒所走过的路,早期教会所走过的路,那是胜利之路,不论生死。历史学家宣称:“殉道者的血就是教会的种籽。”亲爱的弟兄姊妹,这就是我们今天困难之所在,……我们的种籽太少,所以教会需要更多殉道者的血。

  假使我应允男士们和女士们去传讲神儿子的福音,这也是我今天晚上所要做的,但那绝不意味着你们会有一间美好的教会,和谐的环境以及悠闲自在的时光。我要恳请他们准备丧命。那便是早期卫理公会的精神。约翰.卫斯理曾发起一次英雄式的呼召;他要求每一位传道人都要“准备好来祷告,准备好来传道,准备好来受死。”这永远是基督教的精神。当有另外的精神进入教会,那绝不是基督教的精神;那是外来的精神,是一种女性化来替代英雄壮烈的精神。

  在许多个时期,我与我的家人都以玉蜀黍粥来度日,但是没有抱怨。我照常向上千的人传道,而且对象并不是黑人,而是白人。当我的宣教士在工作场地,仅以玉蜀黍粥来糊口,我就不能吃饼。我的心跟他们是紧紧相连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南非的工作从未分裂;在一个国家之内,五旬节的教会从未分裂过。可是在数年之后,当那些吃南瓜饼的五旬节宣教士横行在这个国家时,分裂的情形便开始出现了。准备为神的独生子殉道的人是不会分裂的。当他们初次得到胃痛的毛病是不会发牢骚的。

  巴德.鲁宾逊讲过他自己的故事。他曾经前往南部山区传道。那是自他有生以来,头一次没有人邀请他去家中吃饭。因此,他只能睡在地板上,第二晚第三晚也是如此。五天五夜过去了,他的胃空空如也,开始咕噜咕噜直叫。偶而,他会停下工作对自己说:“放弃吧!你这个愚昧人!”可是他仍然继续他的讲道。那才算赢,那才会每次都赢。那也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我们需要那些甘愿避免走平坦大道的人。我刚开始传讲福音时,在主日早上,要步行二十英哩才能到达我的服事地点;讲完道,在晚上再要走二十英哩路回家。我为耶稣及人们如此服事有数年之久。

  在早期卫理公会有一位当地的老传道人,他在每周六要步行一整夜,到达目的地讲道;然后再于主日晚上步行一整夜,回到他的工作地点。那种辛苦是很平常的事。彼得.卡特当年宣教的年薪只有六十元,但他却带万人归主。

  朋友们,我们谈论奉献,也传讲奉献,但那是在今晚我心中所要求的那种奉献,是要从天上得到回应的奉献,也就是神会认可的奉献,是我将五旬节教会向神立下誓约的奉献。我要剥掉五旬节教会那种装模作样的虚饰,以及毫无意义的东西。透过圣灵,今晚耶稣基督呼召我们,不是要我们去追求豪宅,出门坐上一万元的汽车。【译者按:时约十九世纪末或二十世纪初的币值】而是要将我们的生命──灵、魂、体放在服事的祭坛上。让我们欢呼,你们就是那些准备为基督以及这荣耀的五旬节福音而殉道的人。我们向你们敬礼。你们同我们以及你们的主都是弟兄。

摘自:约翰.雷克生平──号角响起的呼召(A Trumpet Call )
(John G Lake His Life, His Sermons, His Boldness of Fa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