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
如何培养敬虔的下一代
--一位年长弟兄分享多年带领孩子到神面前的经验。
假若你有几个孩子,切记先教好头一个。我在大儿子身上下了更多功夫,感谢主,他从小敬畏主。教好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就跟着学会了,就像羊一样,你先把头羊牧好了,其他的便跟着来。若头羊乱蹦乱跳,那就麻烦了。 互相尊重,平等相待 多年来我和孩子在神面前是平等的。因为为人父母的在神面前也需要接受评核。谁来评核呢?神可能藉孩子来指出你的错来。不要对孩子说:“你说什么?你是谁?”绝对不要这样作,否则他嘴里不说,但心里知道,还不如给他自由,让他来告诉你,当他敢指出你错时,他就没有一样事不能告诉你了。 孩子因着看到父母敬畏神,就会亲爱长辈,也感到父母是他们的荣耀。你接受他给你的劝告,他反而更尊重你,因为知道父母比他更有勇气。因着你的榜样,他也就敢在尊贵卑贱的人面前认错,这样的人,无论在神的家、在自己的家,在学校、在社会都有益处。 切忌溺爱 家庭是爱的生活。爱子之心,天下父母都一样,但却不是溺爱。溺爱就是他想怎么都由他去作去得着。要趁小孩年幼时校正他的人生观,就否小树苗一样。传道书里有一句很宝贵的话:“贫穷而有智慧的少年人,胜过年老不肯纳谏的愚昧王。” 王是富足的,但却不肯接受劝告,就怎么也赶不上这少年人。王的智慧是什么呢?便是肯接受别人话语的评核。若自以为是,以为我是王,这世界、财富、地位、生死都在我手中,但却有一个弱点--不听人的话,一切便完了。许多古代的王子,自幼受过度溺爱,长大了就任意而行,老年便成昏君。 眼目不要放在物质上 教养孩子不要只把眼睛放在物质上,不要夫妻两悄悄地说:“你知道吗?我今天听见某某人发大财了,儿女穿得好,吃得好,有几辆中,房子怎么怎么,我们也要再拼一拼,再赚一些。”你若是这样说,便把孩子带偏了。若是丈夫说:“赚钱是他的事,但主给我们的,是丰丰富富的。有衣有食就当知足。”孩子听见,心想,不错呀,爸爸说得很好,如此他便学会了。要把孩子带到正路上,宁可贫穷点,但要使他有智慧。 在儿女身上学功课 主应许我们寻找的就寻见。该如何培养敬虔的后代,也是必须先求神。 要天天交托在主手中,仰望他的怜悯、恩典。神在我们身上有他的旨意,叫我们天天走十字架的道路。这样的功课在哪里学呢?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家里。神常藉儿女来使父母学功课,所以不要说孩子不听话,错都在他们身上,很多时候刚相反。 有位姊妹曾作见证说,姊妹们常向她抱怨,说孩子毛病多多,不听话,不诚实,脾气暴躁……,我祷告这么久,主仍不听。姊妹就说,孩子不听话,不诚实,其实很可能是你不听话,不诚实。你要先在主面前认罪,孩子就是你的镜子。一位姊妹听了就照着去行,主就光照,说孩子偷钱是因为作母亲的不老实,克扣丈夫的奉献款,留下一部分买东西自己用。她偷神的钱,孩子偷她的钱……,她就向丈夫认罪,向神补回亏欠,不久孩子也不再偷了! 可见很多时候父母因着没有敬虔的生活,反而要在孩子身上学功课。 以弗所书说“你们作父母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六4)注意在这里的“不要惹儿女的气”,一般总是作儿女的惹父母的气,这里却是叫父母别惹儿女的气,尤其父亲,什么时候行使父亲的权柄,什么时候就易惹气。至于作妈妈的通是有求必应,要是孩子缠着她,她会说可惜你爸爸不给你,我是愿意给你的……,于是替孩子求情,爸爸拒绝了,孩子就生气了。 父母必须一致 父母看法必须一致,不能有两个原则、两个定规,否则孩子会利用这个矛盾。比方说爸爸责备了孩子,孩子跑到妈妈跟前诉苦,妈妈很不满意地说,哎呀,小孩不懂事,你责骂他干吗?是不是你自己在外面受了气,回来把气出到孩子身上?再一面哄着孩子说,可怜的小宝宝呀……,久而久之,孩子发现妈妈原来不同意爸爸的作法,下次等爸爸一开口,孩子马上就跑到妈妈身边躲起来,母亲成了孩子的保护伞了。 孩子再大一点跟爸爸要钱,爸爸不肯,他就跟妈妈借,屡借不还,他会欺骗说爸爸太忙,我没有见到他,你借给我吧。妈妈总是心软,好了,拿去吧,你上次借的还未还呢?最后孩子有钱花,爸爸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 若是夫妻俩有原则的话,妈妈会说,对不起,家里管账的是爸爸,我都要跟他要呢!这样孩子就不会两边要钱,你也不会一管孩子就惹孩子的气。 尊重孩子的小天地 夫妻之间要彼此尊重,孩子与父母之间也要彼此尊重。有一天我到小孙女的房间,拿了玩具玩了玩,顺手把它放回去。孙女放学回来,就问谁动过她的玩具了,最后就找我兴师问罪,她说,“爷爷不是说过,东西要放在一定的地房,为什么爷爷拿了,就不放回原来的地方呢?” 那次给她捉到,把我羞死了。这本来是我教她的,她现在来对付我了,真是糟糕!孩子也讲理,她生气了,会不痛快。 所以你不可以随便到孩子房间里去,拉开他的抽屉,翻他的日记、信件,绝对不要,不要干犯他的小天地,也不要凭己意替他布置布置,这样你爱他反而伤害了他,他会永记在心上。 若是父母作错了,一定要向儿女认错,说:“对不起,你放心,我再也不动你的东西了,不小心作了这件事,对不起……。”这对他是很大的帮助,以后他也会学你的榜样,作错了事就不会硬着心错到底。 到老不偏离 传道书十一章说,“少年人哪,你在幼年时当快乐。”年轻人很喜欢读这里。阿们,主的话真宝贵,真太好了,“看你眼所爱看的”。哎呀,我可以随便作这作那啦!但是你再念下去,“却要知道,为这一切的事,神必审问你。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这样教你不必打他骂他,孩子就有敬畏的心。 “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廿二6)内子和我都能见证这句话,孩子年纪小时你教他怎么走,他很容易接受。到长大以后,他的同学会讥他,“哎呀,这么大了,还听妈妈的话,一点也不成熟,你看我们,男子汉大丈夫,说做就做,还要问爸爸妈妈!要不要奶瓶呀?”孩子气了,就要和同学们一起去胡闹了,但你不要以为他上了当,他会因为主的话藏在心里而对罪恶的事有不平安,越走越不平安,最终还是会对朋友说,“你说我不成熟就不成熟,算了吧,我还是不跟你去胡闹了。” 不可无法无天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自小学习的。有很多教育家给孩子太多的自由,让孩子随便发展,不想限制他智能的发育。其实倘若智育发达了,却无法无天,对社会、对家庭、对教会、对父母有益处吗? 当然父母也要教导孩子做人。孩子到人家里去,不可以随便到人房间钻来钻去,试想你家里来了个朋友,带着孩子,大人在谈话,孩子就在你家穿梭般地跑来跑去,你跟朋友讲话时,你的心就随着孩子飞,你的耳朵就张开听,扑通一声,就知道发生什么事情了。他妈妈还说放心吧,他在家里已经习惯了!你问小宝宝要不吃糖?一会儿,沙发上,桌子上,凳子上都是巧克力浆,你看着心里痛,眼泪往肚里吞,还要装笑,说吃呀,吃呀,多多地吃呀。他妈妈也说没关系,在家他能把一包都吃了。佚愿意你的孩子也这样吗? 教孩子认识权利与义务 教孩子凡事有个范围,不应该侵犯别人的自由,有权利也有义务,不尽义务就没资格享受权利。这样他就会尊重人了,不会掏你的袋子,撕你的圣经,因知道是爸爸的东西,妈妈的袋子,不可以随便动的;知道这是汽车的钥匙,这是锁大门的,这是……不可以玩。要不然他把家里的钥匙全堆在一起当玩具,又送给邻居的孩子当记念,弄得天翻地覆! 管教不一定是打,要先尽父母的义务去教导他,如此你才有权柄责备他。孩子错了,不要一开始便打骂,要先劝他,每一天每一点来教,一旦教导以后,就记住你已经教给他了,他再犯,你就有权来责备他,说:你知不知道主话说不要这样呢?你记不记得爸说的话呢? 接着第三次他又犯了,你说,“孩子啊!你犯得太多了,你想你怎样伤爸爸的心,你知道爸爸不愿意打你,但现在你犯了第三次了,我上次不是告诉你,第三次我要罚你吗?”“没有,没有,”孩子战兢地说。你再跟着说,“对了,我忘了说,好,这次饶了你,现在告诉你,下次再犯同样的错,不要等爸爸找你,你自己拿棍子来找我。” 这很有效,过了不多几天又犯错了,他真的拿着棍子来,很羞愧地说又犯错了,“那你为什么再犯呀!”“我忘了,”“那你觉得错了吗?”“我觉得错了,我玩了才想起来。”“好,你说你悔改,我不罚你,拿回去吧,”我还亲亲他,再给他一块糖吃,说“好了,下次绝对不要犯了,再犯就要受罚。” 教子女的轻重很难量,只好每次求主给我们智慧。 带着爱的感觉 祷告的时候也不要说,主啊,你怎么给我个不听话的孩子。主不喜欢这样的祷告,主会说,“你就是那个不听话的孩子。”最好是和孩子一同向主说,“主啊,是因为我不听话,孩子才不听话,我们都作错了事,求你责罚。”孩子听了这个祷告,他心里一定有所感动,你再叫他祷告,他的祷告一定从心里发出来,不会装假。一祷告神就开启他的心,很硬的孩子也会掉下泪来,“主啊,我真是对不起爸爸,对不起你,我再也不这样作了。”你听他祷告就知道他真悔改了。 孩子在受教过程中,若只感到受罚,不感到有爱,效果就低,也不会服。“爱”是为你将来使用权柄铺路的,你付出多少爱,就能使用多少权柄。 试想爸爸整天喝酒,妈妈整天打牌,孩子的鞋袜都穿了孔,到孩子作错的时候骂他,哪里管用,因他知道爸妈没有爱。所以我们在主面前要非常谨慎,爱是家庭的基础。 轻重主次要分清 父母一定要有原则性,这个原则更必须让孩子知道。 孩子犯了错,不能光从表面来责备。比如打破了古董花瓶,就骂他,“简直太可恶,古董值一万五千美金呢,我要打死你!”不要这样,可能是你自己把花瓶放在不当的地方,小孩子跑来跑去碰倒了,责任可能在我们这边。又比如你发现他偷走小东西,你就不以为意,不值钱的东西也算不上是偷,那就错了。不在于东西的大小,乃在于他的行为,随便拿人东西比打碎古董严重得多。这就是原则!你要告诉他什么是偷,一针一线,只要是没经过对方同意就拿了的,就是偷!要分清楚哪些是大原则,那些是小枝节。 若孩子为了小错不肯认罪,他所受的罚就要比作大错而肯悔改所受的更重。不是小错可以随便得到赦免,大错就难得赦免,他若能悔改,一样都能得到赦免。他知道你的原则后,今后做人不会犯原则性的错误。 恩义两全 总结来说,判断事情更要求主给智慧,知道如何平衡公义和恩典。如果神整天只以公义待我们,我们还能活得了吗?平时神对我们那一面更多呢?是公义呢,是恩典呢?你可以数一数。教导孩子也是一理,尽量有恩典,也要有公义,如果孩子不知道有公义,他就放肆了。许多时要解决大问题,你就要祷告,“主啊!我没有这个经历,我不知道怎么办。”等清楚主的带领,然后再向孩子说话,你再罚他,再带他祷告,结果必定比用棍子打来得更为有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