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2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

201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1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1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2000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9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8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7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6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5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4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3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2年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1991年
九月刊 | 七月刊 | 五月刊
三月刊 |
一月刊

1990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9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8年
三月刊 | 一月刊 |
1987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1986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5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4年
十一月刊 | 九月刊 | 七月刊
五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3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八月刊
六月刊 | 三月刊 | 一月刊

1982年
十二月刊 | 十一月刊 | 十月刊
九月刊 | 八月刊 | 七月刊 | 六月刊五月刊 | 四月刊 | 三月刊 | 二月刊 | 一月刊
1981年
十二月刊 | 十月刊 | 七月刊 | 四月刊 | 一月刊




新造的人——属灵人的印记

卢 云


引 言

  属灵生命是神给人的礼物,是圣灵给我们的恩赐,把我们带进神爱的国度当中。不过,神圣的恩赐不是叫我们守株待兔,被动地等候它临到我们身上。耶稣告诉我们,要先求神的国。“先求”即是把事情放在首要位置,这不仅是一种认真的渴求,还包含很强的决心。属灵生命的成长有赖人自己的努力。我们很难抗拒和克服那些不断驱使我们重归忧虑的力量。耶稣也曾叹息:“……进神的国,是何等的难哪!”(可十23)为了提醒我们要努力进入天国,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太十六24)

  这里涉及操练在属灵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属灵生命不可缺少操练,操练正是门徒生活的标志。属灵操练使我们对神微小而温柔的声音有敏锐的触觉。先知以利亚并不是在狂风、地震或烈火中与神相遇;而是在微小的声音中遇见神(王上十九9┃13)。透过属灵操练,我们便可辨别那微小的声音,随时作出回应。

  我们的生命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忧虑,经常受林林总总外在和内在的噪音烦扰,以致神对我们说话时,不能真正听到他的声音。我们变成属灵失聪,听不到神的呼唤,摸不着他的指示,我们的生活因而变得荒谬。荒谬的英文“absurd”在拉丁文是“surdus”即失聪的意思。我们要操练属灵生命。因为我们要学习聆听神的声音。神常说话,但我们经常听不到;当我们学习倾听时,便开始过顺从的生活。顺从的英文字“obedient”来自拉丁语的“audire”,即“聆听”的意思。属灵操练是重要的,使我们由荒谬的生活慢慢步入顺从的生活;由充满忧虑的生活,走向重获心灵自由,有足够的心灵空间聆听神的说话和遵从他的指引。耶稣的生命就是顺从的生命。他时刻留心父神的声音,随时依从父神的指引。耶稣的耳朵是完全开放的,这才是真正的祈祷。一切祈祷的核心其实就是聆听--顺从地站立在神面前。

  因此属灵生命就是要集中意志力,努力在生命中创造内在和外在的空间,来过顺从的生活。属灵操练使我们心灵的空间不再被世界完全占据以致无法聆听;使我们重获祷告的自由,更贴切地说,是让神的灵在我们里面祷告。

  现在让我跟大家介绍两种使我们“先求神的国”的操练,它们也可被视为祷告的操练--独处的操练和群体生活的操练。

耶稣的生命

  耶稣是我们的救主,不仅是由于他对我们说和作的一切,更重要的,是由于他说的、作的都是依从父神的旨意。这解释了为何保罗可以这样说:“因一人的悖逆,众人成为罪人;照样,因一人的顺从,众人也成为义了。”(罗五19)耶稣的生命是顺服的生命,他生命的重心就是对父神的顺从。这可能叫我们难以理解,因为顺从在现代社会是贬意词,使我们想起一些强行将自己的意愿加诸我们身上的权威人物,或记起某些不愉快的童年事件、受刑罚恫吓下勉强完成的任务。但这些均与耶稣的顺从扯不上关系。他的顺从是指对他所爱的父亲一种绝对、无惧的听从,而在父与子中间只有爱。

  父与子之间无穷无尽、永不止息的爱包含而又超越了我们所知的各种爱情。它包含了父母之爱、兄弟姊妹之爱、夫妇之爱、师友之爱。然而,它又远超过这许许多多人世间有限的爱情经验。它是一种关怀备至却要求很高的爱。它是一种充满支持却非常严厉的爱。它是一种温柔却强烈的爱。它是一种给予生命却接受死亡的爱。在这种神圣的爱下,耶稣被差遣到世上;为了这神圣的爱,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自己。这种无所不包、至情至性的爱,这份彰显了父子关系的爱,其实跟父与子一样,是一个神圣的位格。他也有个别的名称--圣灵。父爱子,把自己一切都倾尽给子。子为父所爱,把一切也交回给父。圣灵本身就是爱,永远包围着父与子。

  这份永恒的、合而为一的爱正是耶稣属灵生命的中心和源头。耶稣的属灵生命正是在圣灵的爱中对父神永远专注的生命。耶稣的事奉就是从这样的生命开展出来的。耶稣进食和禁食、祈祷和行动、奔走和休息、传道和教导、赶鬼和医病,……都离不开圣灵的爱。我们永不能完全明白耶稣多元化事奉的意义,除非我们看到所有事奉的脉络:在亲密的、完全的爱中听从父神的旨意。因此,我们可以明白耶稣事奉的最终目标,正是要把我们带到这个最亲密的、合而为一的爱去。

我们的生命

  我们的生命本应跟耶稣的类似。耶稣事奉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我们带进父神的家里去。耶稣来,不单为了使我们从罪和死亡的辖制中释放出来,而且要把我们带进与他神圣的生命合而为一的亲密境界。我们很难想像这是什么意思。我们往往强调耶稣跟我们的分别,把耶稣看成全知及全能的圣子,而自己则是有罪的、软弱的凡夫俗子,于是认为耶稣是不可亲近的。这种想法未免忽略了一件重要事实:耶稣来是要把他自己的生命赐给我们。他来是要把我们提升到与父神的爱合而为一的境界。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耶稣事奉的核心时,才能了解属灵生命的真义。一切属于耶稣的也同样赐给我们。耶稣所做的一切,我们都可以做。耶稣从没有视我们为二等公民,也从没有隐瞒什么不告诉我们:“我从我父所听见的,已经都告诉你们了”(约十五15);“我所作的事,信我的人也要作”(约十四12)。耶稣希望我们跟他同在一处,他那祭司的祷告把这个希望表露无遗:“使他们都合而为一。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我在他们里面,你在我里面,使他们完完全全的合而为一,叫世人知道,……你爱他们如同爱我一样。父啊,我在哪里,愿你所赐给我的人,也同我在那里,叫他们看见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将你的名指示他们,还要指示他们,使你所爱我的爱在他们里面,我也在他们里面。”(约十七21┃26)

  这段说话把耶稣事奉的本质巧妙地表达出来。他要像我们,目的是使我们可以像他。他从不强调自己与神同等,而是倒空自己,变成我们的模样,以致我们可以像他,分享他神圣的生命。

  耶稣差遣圣灵来,带领我们进入神圣生命的完全真理。真理不是指一个思想、一个概念或一条教义,而是指一段真正的关系。带领我们进入真理就是带领我们进入一段崭新的关系,这关系跟耶稣与父神之间的关系一样;这就是进入一个神圣的联合。

  因此,五旬节是耶稣完成使命的日子。耶稣事奉的果效在五旬节充分显露出来。当圣灵降临和居住在门徒身上时,他们的生命就改变成为像基督一样的生命,这生命是由圣父与圣子之间的爱所孕育出来的。属灵生命把我们提升,使我们成为神伟大而神圣生命的一部分。

  要过属灵生活,必须有心灵的改变、转向,或是骤变,或者是长时间逐渐转化,总之,都会在内心经历合一的感觉。我们知道自己是生命的中心,我们所看到在这中心的一切改变,可理解为属神生命的奥秘的一部分。我们的矛盾和痛苦、责任与承诺、家庭及朋友、活动和计划、希望与梦想再不是林林总总教人疲倦不堪、不胜负荷的压力。相反地,它们正好从各方面印证和显示圣灵赐给我们的新生命。从前充塞和困扰我们的“这些东西”,如今成为神给我们的礼物和挑战,强化和深化我们所发现的新生命。这不表示属灵生命可挪走我们的挣扎和痛苦,使我们更易生活。耶稣门徒的生活清楚显示痛苦不会因生命转化了而减少。有时甚至较以前有增无减。但我们不再把目光放在“多与少”的问题。要注意的是圣灵的说话,然后顺从带领,不管是去快乐园地,还是痛苦之处。

  贫穷、挣扎、肉体和心灵的痛苦,甚至是内心的黑暗可能继续是我们经验的一部分。它们可能是神洁净我们的方法。但生命不再受沉悉、愤恨、忧郁或孤独等情绪所困扰,因为我们知道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都是通向父神的家的一部分。

独 处

  没有独处,根本不可能活出属灵的生命。独处是从拨出特定时间和空间单独面对神开始的。我们如果相信神存在并积极参与我们的生活--医治、教导、引导我们--自然需要腾出时间和空间,专心等候神。耶稣说:“你祷告的时候,要进你的内屋,关上门,祷告你在暗中的父。”(太六6)

  在生活中拨出独处的时间是至为重要却又至为困难的操练。我们可能一方面强烈渴求有一段真正的独处时间,但另一方面,又不知如何面对这段时间--单独一人,无人共语,无书为伴,无电视在旁,无电话要应酬时,内心不免涌现一片混乱,教人心烦气躁,困惑不安。于是不消片刻,我们便按捺不住,重回忙碌生活的怀抱去。进入内室,关上门,不等于便可摒除一切内心的疑惑、忧虑、恐惧、苦思、挣扎、愤怒和冲动。相反地,当外在世界的干扰被拒诸门外时,内心的烦忧便如泉涌至,川流不息。我们常借外在的噪音来淹没内在的暗流,因此,我们难以独处,一点也不奇怪;与内心种种挣扎硬碰,可以叫人焦头烂额,痛苦难熬。

  由此可见,独处的操练重要无比。面对充塞而又充满忧虑的生活,我们不会自然而然地想到从独处,来解决当下的问题。我们会找到千百个理由来逃避独处。因此,我们必须开始细心计划独处的时间。每天五至十分钟可能是我们耐性的极限,又或者每日可腾出一小时、每星期一个下午、每月一日、每年一星期不等!独处时间的多寡因人而异,根据气质、年龄、工作、生活方式和性格成熟程度而有所不同。不过,我们如果不拨出时间单独见神和听他的声音,便是没有严肃和认真地正视我们的属灵生命。我们或许要在记事簿中白纸黑字地写下这段独处时间,以致无人可把它挪走。然后我们可对朋友、邻居、学生、顾客、病人说:“对不起,那段时间没有空,我有约会,没法改期。”

  一旦我们下定决心花时间在独处上,我们的内心便逐渐留意到神的声音。在开首的数天、数个星期甚至数个月,我们可能感到浪费时间、一无所得。起初,独处时间可能只充斥着无数潜藏着的思想和感觉。

  我们直觉上感应到独处的时间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甚至期待着这段貌似无用的奇怪时间。这份对独处的渴求往往是祷告的第一个里程碑,圣灵同在的第一个信号。当我们倒空一切忧虑时,便开始察觉我们的脑袋和心灵从未孤独过,神的灵一直与我们同在。我们开始明白保罗对罗马人说的话:“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五3┃5)在独处中我们开始认识神赐给我们的圣灵。因此,在独处中所面对的痛苦和挣扎成为我们的盼望,原因是我们的盼望不是系于痛苦过后可能出现的转机,而是建基在圣灵的同在,他在受苦的过程中医治我们。属灵操练使我们渐渐感应神如何参与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崭新的盼望,甚至使我们开始品尝新天新地的喜乐和平安。

  如何实践独处的操练,独处时我们只想在空手、赤条条、脆弱不堪、毫不中用的状态下与神相会,不用以任何东西来炫耀、证明或解释自己的能力。就在这种情景下,我们慢慢学习到聆听神微小的声音。那么,如何处理那许许多的干扰呢?是否跟它们拼斗后,便可专心等候神的声音?这似乎不是祷告的窍门。如果我们把所有精力与这些杂念搏斗,便很难腾出位置给圣灵说话。直接与杂念搏斗只有叫我们愈加重视它们。所以,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圣经的话语上。一首诗篇、一个比喻、一个圣经故事、耶稣的说话或保罗、彼得、雅各、犹大或约翰的记载都可帮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神身上。我们因而可摆脱种种杂念的缠绕和控制。当圣经的说话成为我们独处的焦点时,我们的思想便不再漫无目的地四处奔走。这些说话--姑勿论是短语、句子还是长篇--都可使我们不再流离失所,而是在暴风中得以停泊。当这段与神同在的宁静时刻结束时,透过代祷,我们把生活中的所有人,包括朋有和敌人,带到神面前,伏在他医治的大能下。这时候,不妨以耶稣的教导--主祷文--来结束这段独处时间。

  上述只是实践独处操练其中一个特定的形式,还可有多种不同的方式。在大自然中漫步、不断背诵短的祷文如耶稣祷文、简单的颂歌、某些动作或姿势--这些或其他不同的方式都有助我们实践独处的操练。不过,我们要决定哪一种方式最适合我们,然后锲而不舍、持之以恒。每天操练十分钟总比偶尔操练一小时好;经常采用一种方式总比不断试验不同的方式好。简单和恒切就是实践的不二法门。这样,独处的操练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如吃饭和睡觉一样;与此同时,繁杂的忧虑慢慢在我们身上失去控制力量,圣灵更新的力量开始不断工作。

  独处的操练要求我们把部分时间和空间拨出来,但最终却不应停留在这样的光景--无论往哪里走和做任何事,我们的心灵都应是宁静的细胞,让神居住。我们愈多腾出时间与神独处,就愈加发现神在何时何地也与我们同在。这样,即使在疲于奔命的生活中,我们也可察觉神的同在。一旦时间和空间上的独处转化成心灵上的独处时,我们便不会离开这种独处的状态。那么,在任何时间和地点,我们都可活出属灵的生命。因此,独处使我们一方面倚在永活的神的膀臂下,另一方面在世界上积极生活。

群 体 生 活

  独处的操练不是单独存在,而是与群体生活的操练紧密结合的。所谓群体生活的操练,即是在人与人之间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共同实践顺从神的真理。透过这样的操练,我们与人相处时不再在恐惧和孤单中抓住对方,而是彼此豁出空间,让神的声音释放我们。

  操练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创造空间,让神在我们中间居住,必须不断确认圣灵居于我们各人的心内。当我们在独处时认识到那赐下生命的圣灵时,便可确定自己真正的身分,也可察觉同样的圣灵透过其他人对我们说话。当我们认识到赐下生命的圣灵是我们群体生活的源头时,我们在独处时也更能察觉神的声音。

  在每一种群体生活中,包括友谊、婚姻、家庭、宗教生活,相处的情形就是独处的个体互相问候,不同的心灵互通心声。当我们满怀感恩地回应神的呼唤,彼此分享生命,互相喜乐地接待之时,神重生的灵就在我们中间彰显。因此,各种的共同生活方式都从不同角度显示了神与我们众人同在。

  要建立美好的群体生活,当中的人所具备的特质不一定要相同或类似。教育背景、性格气质或社会地位相近固然很容易叫我们走在一起,但这决不是群体生活的基础。群体的根基是神;是神--而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吸引--呼召我们走在一起。不少团体已经成立,目的是维护团员的利益、巩固自己的地位,或宣传本身的宗旨。基督徒的团体决不是这类型的组织。这些团体不但没有打破人与人之间互相恐惧的墙,开拓空间让神参与其中,而且还关闭自己,不容许任何外人加入。群体的奥妙正在于它可容纳所有人,姑勿论个别之分歧有多大,都可共同生活,成为基督的弟兄姊妹和天父的儿女。

  我想跟大家介绍一种群体操练的具体形式--一齐学习聆听。处身于口沫横飞的世界,我们通常把时间用在说话上。我们喜欢交流生活的体验,讨论有趣的事情,争论时事的问题等。透过积极的言语交流,我们尝试发掘对方的特色。可惜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说话是隔开彼此内心世界的墙,而不是通向对方心灵之门。说话让我们保持距离,而不是互诉心声。很多时候--虽然违反我们的意愿--我们发觉自己正在经常跟别人比拼。我们努力向别人证实自己是重要,是有过人之处的。群体的操练教我们一起静默。由操练而来的宁静不会叫我们尴尬,反之,它让我们一同注目在呼召我们走在一起的神上。因此,我们不是惶恐地依靠自我建构的身分而彼此认识,而是深深知道对方是活在神的爱中--无尽而独一无二的爱。

  就如独处的操练一样,通常是圣经的话语把我们带进集体的宁静去。正如保罗所说,信心是从听道而来。我们必须彼此细听对方的说话。不同地域、历史、心理、宗教背景的人走在一起,倾听不同人说同一真理,使我们既开放,又脆弱,共同认识到真道的膀臂下,大家都可坦然无惧。这样,我们便可发掘这个群体的真正身分,可经历神把我们召集在一起的美意。我们因而认识到那位在独处中跟我们说话的主同样在我们的邻舍独处时跟他们说话,无分语言、宗派、性格。具创造力的宁静,就在共同聆听神话语时萌芽滋长。这种具创造力的宁静充满神的关怀和怜悯。透过聆听神的说话,我们不再互相竞逐和争斗,而可确认自己的身分--慈爱神的儿女、主耶稣基督的弟兄姊妹;因此,大家也成为弟兄姊妹。

  这只是众多群体操练方式的一个例子;一同颂赞、一同工作、一同游玩--都是群体操练的实践方法。不过,无论具体的形式是怎样,群体生活都是超越种族、性别、国籍、性格、年龄界限的,并且让我们发现在神面前彼此的身分。

  群体操练使我们成为人,即是互通心声的群体。(“人”的英文字是 person ,拉丁字是 personare,即“声音流通”的意思。)这个群体把真理、美善和我们难以参透的那份伟大、完全、丰盛的爱互相传扬。在真正的群体中我们是不同的视窗,把神在我们生活中临在的奥秘展示和引进彼此的心灵世界。因此群体的操练正是祷告的操练。它使我们时刻注意圣灵的同在--在我们共同生活的核心,替我们向“阿爸”父神祈求。群体生活操练也就是一同实践顺从的操练。问题不是“神如何带领我这个尝试遵行他旨意的个体”那么简单,更基本及重要的问题是:“神对我们这个群体有何指引?”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细心观察神在我们群体生活中的指引,并且共同作出积极的回应。

  最后,我们必须紧记,群体生活就如独处一样,归根究底其实是指心灵的状态。虽然,如果我们不集合在一起,就永不知道群体是什么,但这并不表示群体就等同于肉体上的同在。单独一个人时,我们仍可活出很好的群体生活。在这种情形下,我们虽然跟其他人时空相隔,但仍可自由行动,诚实说话,默默受苦,因为爱已把我们跟其他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爱的群体不独超越疆土国界,也突破了年代世纪。

结 语

  透过独处的操练,我们找回心灵深处对神敞开的空间。透过群体生活的操练,我们寻回在群体相处中对神开放的空间。两种操练如出一辙,因为我们心灵内的空间,跟群体中人与人之空间,其实是同一空间。

  神的灵正是在我们这个神圣的空间祷告。祈祷首先是圣灵积极参与我们个人及群体生活。透过独处和群体生活的操练,我们慢慢、温和、恒切地排除一切阻挡我们听到神声音的障碍。神是经常而不是间或跟我们说话,不论昼夜,在工作或游戏间,在苦与乐当中,神的灵都积极参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任务就是拨出空间,让圣灵真实地临在我们一切的言行思想。独处和群体的操练使心灵有自由的空间,感应神的灵的同在,作出无惧和积极的回应是五旬节的真实经验。当圣灵降临在门徒身上时,他们就从惊惶中释放出来,由斗室走进世界。一日他们在惊恐中聚集一处,一日还未组成真正的群体。但当他们领受圣灵后,便成为一群自由的人,即使相隔如罗马跟耶路撒冷那般远,也能在圣灵里彼此契合。这正是圣灵而不是恐惧把我们聚集在一起,以致没有时空能分隔我们。

摘自:“新造的人”